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就是。”
见楚易胸有成竹,徐嫂子才放下心来,“你们读书人的事咱是不明白,只是你有什么难处也别自己扛着,嫂子虽是个妇道人家,但在这三山街也是有些脸面的。”
见识过徐嫂子的人脉,楚易自然感激不已,等小胖子大字写完,楚易就关门歇息去了。
次日,天气晴朗。
那些湖州书客也是赶了个好天气,但也错过了秦淮河的美景。
那是只有雨中的秦淮河才会显出的别样的绿意,在那朦胧的烟霭中,缕缕的涟漪中不知藏着多少悲欢离合。
可没有雨意点缀,也没影响买书之人的热情。
明代知名藏书家有358人,只江浙两省就占275家,江南地区汇聚了全国七成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可见此地文风之兴盛。
而湖州地处江南中心,北邻太湖,连通运河,是鱼米之乡,桑蚕之盛,经济富庶。此地百姓急于进取,善于图利,又兼之造船业发达,这书船发起于此,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楚易随着人群拥挤,挨到书船边上,那是几条不超过十米长的木船,上面搭着船棚,棚下两侧支着书架,上面摆满了书,船中间是两三张书桌和木椅,供选书者翻阅。
在来之前,楚易以为众多藏书家蜂拥的地方,怎么也得是个豪华大船,不说是几层楼高,也不能是如此简陋的小船吧?
这些船应该都是自家改造的农船,除了放书之外的地方都摆满了杂物,可周围那些人就像没看到一样,船一停好,就一拥而上。
那些书客还得下来维持秩序,一次只让十个人上船选书。
楚易离得近,来的也不晚,因此只要两三波就排到了他。
上去后,船在水面摇晃,他人还得扶着书架才能站稳。
周围人已经沉迷于翻书,他也不好另类,拿起一本书看了下,原来是李贽十二岁所写的《老农老圃论》。
李贽出生于嘉靖六年,嘉靖三十一年中的举人,之后仕途坎坷,历经父亲祖父两次丁忧,每次都是在刚任官时发生,无奈之下只能回乡,而家中儿女都因贫困一一死去,可谓是听者落泪闻者伤心。
除了他不幸的仕途经历,他最为出名的则是十二岁时就写下的一篇讽刺孔子的文章,说孔子路遇一人问如何种田,孔子说他不如老农,那人又问如何种菜,孔子答他不如菜农,等那人走后,孔子说:这人真是个小人!
只此一篇,就让乡邻大为吃惊,孔圣人可是大贤者,竟有小儿敢作文嘲讽他?
由此可见,李贽此人可谓一身反骨,作为封建社会出生的古人,他反对儒学,崇尚男女平等,认为天子与平民没有区别,可谓是藏着现代人灵魂的古人。
而楚易手中这本书因没有大范围流行过,也就未遭封禁。
可也就是现在,李贽还未发力,等之后他辞官回乡,致力于讲学修书,才走出自己的道,那就是走到程朱理学的对立面。
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他说除了穿衣吃饭,就没有别的天理了。
他生来就厌倦那些毫无用处却冠冕堂皇的道学,从来都是顺应内心向外界表达自己,因此他跟随阳明先生的“心学”,创立了自己的道。
他反对男尊女卑,他赞成日心说,他反对重农抑商,他渴望真知实学,他反对虚假道义。
他一生都在追寻真实的东西。
而这样一个人,如今,就在南京!
楚易也是看到这本书才意识到,据史书记载,这位叛逆先锋目前正任南京刑部员外郎,而等到明年,他就要调任云南姚安知府。
对于这么一个传奇人物,作为一个现代人,楚易怎能不去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