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粮食(1 / 2)

黛玉收到父亲的来信,里头除却夸赞黛玉提出休假这个理念极好之外,就提到了如今苏州知府面临的困境,以及林如海对朝廷的一些简单分析。

林如海愿意将这些都告诉女儿,因为在林如海看来,女儿也是要看得懂邸报、明白朝廷形势,就算是内宅之中,明白这些也是大有益处的。何况,女儿又如此聪慧,林如海自然愿意和她讨论大小事情。

黛玉很快看明白了里头的门道:这一笔收入于朝廷是很有益处的,但若是因此让苏州百姓没有了粮食,只怕要闹事。

官场的事儿黛玉兴许帮不上爹爹的忙,但,粮食的事儿,黛玉细细思索了一番。准备先搁下,继续往下读信。

待看到父亲最后兴之所至写下来的《迎春花》一诗时候,不免笑起来,一面感叹父亲很有闲情逸致,一面也猜想,只怕苏州的事儿,父亲已经有了决断,否则只怕是没有心情写诗的。等看着最后父亲画的迎春花时候,黛玉更是乐不可支,当下就要提笔,也写上一首诗,待给父亲回信时候,附上。

黛玉又重新思考了一番苏州的事儿,粮食在这之中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保证苏州百姓的口粮问题,那么贪心官员也好,黑心粮商也好,想要哄抬物价就不可能了。那么,提前准备好粮食就是必须要做的。

“宝姑娘来了。”黛玉听见通传,一面将书信收了起来,见着宝钗进来,忙就请宝钗坐。

“姐妹们都在园子里玩,妹妹怎么不去?”宝钗自打学堂的事儿后,有两日没有过来。自己哥哥不争气,惹得这边老太太和老爷都不高兴,宝钗心中也是有苦没法儿说的。

黛玉倒也不瞒着:“收到父亲来信,一时迫不及待想看看,就没有出去。”忽然想到,仿佛听凤姐姐说过,自打宝钗父亲过世,如今薛家的皇商生意也好些被夺了去,今儿宝姐姐来的也倒是巧得很,于是黛玉便笑道,“正好有事儿,想向宝姐姐请教呢。”

宝钗忙笑道:“什么事儿,妹妹说的这样正经的。”

紫娟送了茶来,宝钗接了,黛玉才说:“我仿佛听闻姐姐家里经营好些事物,不知道姐姐家的生意,可也有粮食?”

宝钗不知道怎么忽然林妹妹问起生意的事儿来,心中很是好奇,想着黛玉方才说看父亲的来信,难不成与官场有关?

内心有个揣测,宝钗一面倒是摇了摇头:“家里没有这个,妹妹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来了?”

黛玉自然不会和盘托出,只是笑道:“原是我小孩子的想头,父亲提到苏州府的事儿,我想若是姐姐家倘若经营粮食,那倒是能帮苏州府一个忙的。如今既然没有,不过白问一句了。”

可宝钗一听却是上了心:自打父亲去世,哥哥又不着调,如今皇商的生意好些被人抢了去,如今这一回上京来,就是为了求一求舅舅和姨父,朝中有人好办事,可如今偏偏舅舅升了官出巡去了,姨父这里看样子也帮不上什么忙的。而林妹妹方才提到苏州府,昔日宝钗在金陵时候,知道苏州府那边,江南这些州府全都是有钱的地儿,若是能借由这一回的事儿,出一份力,只怕好处多多呢。

宝钗这样一想,忙笑道:“虽然家中不做,但若真是有需要,忙起来也不是不行的。只是却不知道,是要做些什么呢?”

黛玉见宝钗有意,想着给父亲回信时候先问问:“这也不着急,事情还未定下来,我先与父亲商量一回。苏州的知府李大人,与我父亲是同科,最是为民做事的好官的,只是成与不成的,我可不敢说。”

“既然如此,就劳烦妹妹了。”宝钗想着,不管如何,若是林家姑父那边能牵线搭桥,自然是好事儿。虽然自己家和林家本不是亲戚,但也算的上沾亲带故了,且林妹妹此人,心眼儿实诚,绝不会蒙骗自己。

而林如海那边早就接到了天子的旨意:天子的意思,不仅仅是要从波斯商人手中赚一笔银子,还要利用丝绸桑苗稻田的事儿,引蛇出洞,看看朝廷到底有多少贪官,想要利用粮食与商人勾结。

这可是一场大战,商场官场两处齐发。

如今苏州制造这边已经和波斯商人谈好,五十万匹丝绸,国库能直接进账三百万两白银。如此一来,整个苏州府的百姓,都要将稻田改种桑苗,如此一来才能保证明年年底,给波斯商人交出五十万匹的丝绸来。

如今正值春耕,若是要种水稻,那马上就要开始播种了。可一旦改了种桑苗,那意味着,今年和明年,苏州府的粮食都要靠买。苏州府本身当然有囤官粮,但两年全府境内百姓的口粮,单单靠苏州府囤积的那点儿官粮,是远远不够的。

苏州知府李逸亲自去了一趟杭州,闽浙总督那边答应借给他五万石大米,但还是不够,起码少说也差十万石。

林如海几乎是同时收到贾府的信和女儿的信的。几乎不曾犹豫,林如海选择先看女儿的信:原因无他,只是太想女儿了。

哪知道黛玉在信中提到,经由商人买粮的建议。如果这位商人靠得住,同时要够低调,如此一来其他黑心粮商与他们勾结的官员,就不知道原来苏州府另外囤好了一笔粮食。

再者,需抢一个先机。那些有想法的官员只怕一早就会给那些与他们有关系的商户透露消息,如此一来只怕不少人会出来抢购囤积粮食,两江是产粮大省,只怕不少商人的目光就在两江。

一面是官商勾结,另一面却是官商合作,那就要看互相的手段与能力了。

林如海见女儿如此有想法有见地,与自己的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不禁大为赞叹。又见女儿提到了薛家,倒是想起来,薛家祖上是紫薇舍人,若是能办的成,倒也不错。而且就如女儿说的,如果是粮商,反倒是惹眼的很,不如找一个本来不经营粮食的,倒是打一个幌子,就说薛家如今生意大不如前,想要另谋一些出路,这样也不容易引人疑心。

不过林如海想的更远一些,薛家只是其一,林如海认识的盐商很多,通过盐商认识的其他各路商人也不少,何况,两江之外,朝廷产水稻的地方,比如四川成都府,天府之国,很是重要的。

林如海提笔先给女儿回信,并派了人快马直送。

而贾府求林如海推荐族学先生的事儿,林如海看了女儿的信,心中已经有个数了:玉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