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看热闹啦(2 / 2)

做卷子,比谁做的卷子又快又好,做了一个白天。晚饭后,练鹰语对话。

学习氛围浓厚,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个虎爸虎妈鸡娃了。只有三家家长知道,娃哪里用鸡,他们自己就能卷死自己了。

翟翟在得知造成“翟翟”死亡的重要配角,又是熟人后,也想通了——想要彻底避开女主、避开各种剧情人物,避免可能无法逆转的“剧情杀”,有什么比跳级更一劳永逸的!

哪怕她知道自己并不算是天才那一挂的,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只要不学死,就往死里学。比智商比不过沙亦尘,比卷她总得跟他拼一下的。

何况她爸妈也正有此意,昨天她妈回姥姥家还打听家里有没有关系,可以跟实验小学联系上的,弄清楚跳级的流程,他们也好提前安排。

虽然沙家两口子都打听好了,学校本就有这类的特殊招生,但他们还是想自己再了解一下。

今天早上沙亦尘妈妈又拿了一堆试卷过来,是她托同学弄来的实验小学各年级考试题,让翟红霞督促孩子们做一做看效果。

刚好三个孩子都在,翟红霞便把卷子拿出来了。不成想他们做了一整天,都把她看傻了眼。

小刘洋做到了三年级的卷子就不怎么会做了,沙亦尘和翟翟则是从一到六都做完了,而且速度和正确率很高。

除了翟翟的字比较丑了点,只论对错,她比沙亦尘还更高些。

翟红霞知道这点后,也十分庆幸,孩子在刚起步的阶段就发现了学习天赋,为时不晚。

晚上她跟翟旭两个人的时候,就开始扒拉自己的关系网,有没有从事教育行业的。结果算来算去,他们俩能现用上的关系,除了隔壁沙老师,就只翟红霞的一个在机关幼儿园做幼师的表姐。

可现在翟翟连小学六年级的题都能答90分往上了,他俩显然不可能再让她从幼儿园开始读起了。

两口子在床上翻来覆去,焦心到睡不着觉。

一大早,杨小叔上门来邀请他们参加8号的杨家“公话超市”开张时,两人便顶着两对硕大的黑眼圈。

“翟哥翟姐这是怎么了?昨晚上做贼去了?”杨小叔调侃着。

“昨天晚上喝了点茶水,走了困。”翟红霞不好跟他说两口子担心的事,便扯了个理由,“先预祝你们家新店生意兴隆啊!”

知道要好同事家里有了新变化,下岗的王朝霞也参与了公话超市的经营,他们是由衷的高兴。至少证明下岗也并不是那么可怕,总能让人找到一条活路。

以为他们还在为下岗的事情发愁,杨小叔便出了主意,“翟姐你要不也开个小超市吧?”

“我们这里除了你们那个学校边上,哪还有那么多人需要打电话的?”翟旭疑惑,“我们总不能也去那边开店吧?岂不是两家互相抢生意。”

杨小叔便知他们误解了,“是我没说清楚,不是公话超市,就是一般的超市。其实超市这个概念就是国外来的,超级市场的简称,类似我们这里综合菜场差不多的地方。”

这也是他近段时间了解市场行情时,顺带学到的。

“我说的小超市,现在沿海一带是这么个叫法,但听说香江、湾岛那边,是叫便利店。”杨小叔说起这个名称,就很好理解了,“主要就是针对附近居民开设的店,比小卖部规模更大更正规一些,主打的就是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的日常所需。”

听到这些,翟红霞眼前一亮,“你赶时间么?能具体说下么?”又跟他说了情况,“我原本是打算去跟着娘家奶奶学花馍手艺的,但现在花馍生意也没那么好做了,我就想着,或许家里还能做点其他的。”

她也是昨天回去跟家里人都聊了,才发现现在条件好了,但花馍的生意反而没有几年前好了。

一是现在宴席上的肉菜多了,便没那么需要大花馍这种便宜却好看的面食来撑场面了。二是现在年轻人更喜欢洋气的蛋糕、饼干,买小花馍走礼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而这种人将来会越来越少。

尽管现有的生意,也足以养活她娘家的一大家子人。但反观她当初考进国营厂时,谁曾想过“铁饭碗”还能下岗?可想花馍的未来,很可能也并不那么光明,她要做最坏的打算。

不如趁目前还没亏钱,尚有余力时去尝试转型。

杨小叔过于详尽的说不清,但他刚好有带近段时间的资料,本来是准备就此写个新闻稿的,先拿出来也无妨。

“就是这些,你们看,便利店其实跟小卖部差不多的,但是卖点就是24小时营业,以及货品更全、更新。我们的生活习惯来说,24小时也是没必要,但是货肯定得比小卖部多。”但他也讲了难点,“一个是货源比较难找,再一个是成本高。”

“我们起步可以不做那么大的,做个比小卖部稍大的就成。但是选址就需要慎重了,需要人流量大的,不然货卖不出去,就把钱压住了。”这也是杨小叔设想过的方法,“便利店最理想的营业模式就是连锁开店,成规模以后货源也好找、成本也能压得更低,只是一切前提是钱够多。”

只是他开公话超市的初衷就是自己方便、妈妈和奶奶工作更轻松,自然不可能去弄这么复杂的超市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