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太小,注意力不集中,做到一半只记得玩了,还走到她旁边,准备提醒一下的。
却不想她卷子都叠好了放桌子中间,文具也收拾的整整齐齐。
按捺不住好奇心,拿起她的卷子一看——竟然做完了!
她招招手,把坐在讲台上的同事叫过来,两个人一起看起来。
小学入学考试,即便没有标准答案在手,老师们看到题目也能知道对错。
两个人翻来覆去看了两遍,竟没找出错误来,没想到遇到一个小天才?!
老师便小声问翟翟,“你要交卷么?”
翟翟眼前一亮,小小声道:“可以提前交么?”
老师点头。
她刚点完头,眼前小家伙就消失了,留下一个小小声的“老师再见”在风中飘散——也不是消失了,是跑得太快了。
卷子塞到了她手里,文具袋拎起就一溜烟跑了。
有人提前这么多时间交卷,瞬间让一群预备役小学鸡炸了锅,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被监考老师无情镇压了。
沙亦尘其实也做完了,不过他没有翟翟摸鱼的那么明显。但他看到她交了卷,想都不想的交了。
小刘洋抓抓脑袋,感觉没什么问题了,也跟着他后面交了卷。
考场一连又交了两个人卷子,又一次炸锅,又被监考老师警告。
巡考的教导主任听到动静,也过来查看情况。
翟翟出了满是学生,但寂静无声的教学楼,在一众“游荡”的老师注视下,找了个有树荫又有穿堂风的角落坐下,等着到点出考场。
不一会儿,她便听到又是两串下楼的脚步声,仔细一看,是沙亦尘和小刘洋,赶紧跟他们招手,到这边来。
三个人集合,小刘洋就迫不及待的要对答案。
沙亦尘和翟翟异口同声:“闭嘴,不对答案。”
一对二毫无优势,他一个人也对不了,委委屈屈的放弃了,“你们俩合起来欺负人~”
“考都考完了,现在知道错了,又不能改,还破坏心情。”翟翟是坚决不对答案的。
沙亦尘也是同样的,“考完了才知道没把握,早干嘛去了。”
小刘洋举手投降:“好了好了,你俩别念叨了,我回去好好学习行了吧。”
教导主任处理完翟翟他们考场的问题下楼来,就发现教学楼不远处角落里的三个人,还以为是教工子弟,但再一看他们一人一个文具袋,也知道是那三个提前交卷的考生了,便赶他们出去,“你们家长都在外面等着么,我送你们出考场?”
怕他们会在考场外大声喧哗,影响场内的学生。
仨小作为第一批出考场的人,受到了万众瞩目。
还有家长问他们题目难不难,做得怎么样。
其他两个人还在犹豫怎么说,小刘洋毫不犹豫的说很简单,非常简单,他刷刷刷的就写完了。
然后被李奶奶揪着耳朵“提”走了,“还威风的很,提前这么多时间交卷了?”
翟红霞虽然也有些担心,但看沙亦尘也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想着也许确实不难?
毕竟他们之前可是把六年级的题都做了,没道理小学入学考会难过六年级吧?
而她谨记陈颖早上跟她说的考试要点,考完别问考得怎么样,直接让孩子们回家休息就行了。
强忍住了,没有问。
倒是让翟翟等了许久,也不见她妈妈问,还有些纳闷。
……
傍晚时,陈颖出现在了翟家。
难得的能在工作日的白天看到她回家,沙亦尘还觉得奇怪。
结果陈颖毫不避讳的递了个户口本给他,“喏,我们亦尘也是一家之主了~”
这还是他们夫妻得知翟家两口子在金河村买了房,还直接是用翟翟的名义买的,还把户口落到了金河村。
又了解到金河村的学区划分,让他们动了给儿子也买套房的打算。刚好那边还有一家在卖房,她紧赶慢赶的在他生日前办成了。
翟翟凑过去看了一下,“金河村36号?”不禁发出疑惑,“金河村批发卖房么?怎么这么多卖房的?”实在是奇怪的很,毕竟作为原本的农村,现在的城中村,宅基地理论上是不允许买卖的。
同村的人可以在户口在本地的情况下,过户宅基地。但外乡人没点人脉,根本不敢买,怕后续麻烦太多。
而且城中村的房子看着大,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几兄弟,甚至一大家族的人一起合住,很少有见像翟翟那个房子那样,整个一家子的后代都不在村里住,而且也不准备再回去的情况。
他们那都像捡漏一般了,没想到沙家又捡了一个?!
陈颖也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向两个小家伙说起卖家来,“那个房主家是独子,现在要结婚,姑娘家要城里的楼房不要私房,买楼房差钱,就只好把村里的房卖了。”
不过她也觉得凑巧,“要不是你们家买了隔得不远的房子,这家恐怕也没想到城中村房子也能卖得掉的,之前压根没想到要卖房。”
又跟沙亦尘说道:“不要怕考试考得不好上不了实验班,读不了好初中,你翟阿姨专门去问过了,金河村的对口小学是实验小学。你们赶不上实验小学的落户年限,但对口中学是常丰中学,也是市重点初中,你们妥妥能上的!”
不然按照他们夫妻俩之前的思路,是准备在经贸大学附近买个新出的小区商品房的。这种乱糟糟的平房,本来并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要不是翟家给他们讲了这另辟蹊径的办法,他们还不知道城中村的户口竟然还能这么好用,这才下定决心买村里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