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佛珠(2 / 2)

敢让赵屿冒险,委实常理。

但作为皇亲贵胄,行此态度,难免让人猜疑皇室的想法。

就在世人皆以为皇室的态度是认晟为奸,小公子忽而站了出来,提议重论当年变法一事,重证晟相为奸。

朝野上下,无不哗然。

翻案重审一事绝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涉及到皇室朝廷的权威与公信力。

小公子发此大胆言论,遭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

可市井对此的舆论之声已经达到顶峰,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冒了出来,当初他们想借着晟云洲的骂名压制变法,如今却因这场东风势头过盛,朝廷变得骑虎难下,不得不退让一步,在太和殿内,提议主持一场论当年青苗变法的辩论。

实则就是论晟云洲。

只要论晟为奸的观点占据势头,朝野上下的非议自然就会消弭下去。

人已身死,盖棺定论,偶有异议之声,都会被淹没而去。

这日,太和殿内,坐在认晟为奸一边的官员鱼贯而入,只见反方一侧,小公子穿了一身霜叶红的锦衣圆袍,正命人在对面墙檐上挂丹青。

有齐国公画的晟云洲幼时的画像,有晟云洲自己画的风景,也有他与大学究元植先生在山间闲散下棋的师徒日常,一幅一幅,隐隐映射着一位英年早逝的权臣平生。

刘曜走进殿内,望着那一列而过的画作,终于明白了小姑娘仔细收集有关晟云洲残留的一切的目的。

那是她的论据。

其间还有不少他与其他臣子出门游玩,或阁中议事的丹青。

那些曾同他共事过,甚至要好的官员,有一些正坐在对面,望见那些丹青,心中无不泛起涟漪。

他们当初信任的那位相爷,一同谈笑风生过的同僚,他真的有变得那么不堪吗?

便是他承认自己的过错造成了变法失败,导致当年江南一带民不聊生,他就完全是个不忠不义之人,毫无建树吗?

不是这样的。

有些人出现动摇,有些人选择漠视。

闻锦将画挂好,抱着一摞关于晟云洲杂记曲谱,词章散文,从容坐在了对面,“不是要辩论吗?开始吧。”

没人知道,她等这天,已经等了很久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