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美食(1 / 2)

常客开始清点。

无辜遭遇扈樱黑手的蒋许科否极泰来,一共找到了六样。

扈樱排第二,有五样物品,两只锦囊、一把挂在枝叶繁茂处的扇子、一支倒插在慈孝竹下的毛笔和一只琉璃龙头龟。

钟晓楼和商汐各拿到了三样“宝物”。

钟晓楼和商汐对视一眼,一个笑吟吟,一个喜滋滋。

有人陪自己一起当“第一”。

不孤单!挺好!

而且,晚餐都用不锈钢罩子罩住了,谁也不知自己会选中什么。

第一和倒第一区别不大。

四人都是这么想的,随意地指了一样,落座。

揭晓谜底的时候到了!

一众人眼巴巴地看着西梅子一一揭开盖子。

幸运之神花落商汐,五彩笋丝、特色红烧鸡块和黑鱼汤,分量十足,色香味俱全。

蒋许科的运气也不赖,牛肉炒粉。

扈樱是一碗阳春面。

最惨的是钟晓楼,一碗白粥,一碟酱黄瓜。

常客指阳春面和酱黄瓜笑容可掬地补刀:

“这碗阳春面汤头很有讲究的,用的是老鼋潭黄鳝、当地的黑猪骨、竹林散养鸡、竹笋和各种竹林菌菇熬制的高汤,汤色清亮,再撒上虾籽,浇一勺本地特色的蟹黄膏,更是鲜美可口。”

“这粥用的是当地蟹田米熬的,入口即化、香甜可口;酱黄瓜也是当地特产,酸爽嫩脆,最是下饭。”

随着常客的介绍,摄像机也怼到这两份晚餐前,颇用心地拍出晚餐的色香味。

高汤清亮,面条雪白,再配上碧绿的葱花,的确非常诱人。

可是没有肉!

由于天狐内丹影响,扈樱近年来越发偏爱肉食,不肉不欢。这样清汤寡水的面,食之无味啊!

眼神不由自主地落到了商汐那份饭食上。

垂涎欲滴!

商汐恰恰相反,为了保持身材,在饮食上控制得极严格,晚餐一般是水煮蔬菜和少量米饭。这一荤一素一汤中,只有笋丝是勉强满足了晚餐标准的。

她察觉到了扈樱灼热的目光,友好地将一荤一汤往前推了推,笑:“我晚上不吃这些,你帮我吃了吧?”

眼睛一亮。

但,考虑到周围数不清的工作人员和摄像机,扈樱犹豫了一下,没有答话。

商汐继续道:“我年纪大了,新陈代谢慢,不严格控制,很容易就变胖的。”

“谢谢商姐。”扈樱笑开了花,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块红烧鸡,赞美,“商姐,你自制力真好。”

她笑起来一双眼弯弯的,让人心生亲近,嘴又甜,再加上刚刚的帮忙,商汐对她倍生好感,愈发甘心乐意地又将碗碟往前推了推。

捧着清汤寡水的粥的钟晓楼不由地羡慕起来。

但他与他们都不熟,也不好意思开口,只能暗自庆幸行李里刚好带了几个水果,可以果腹。

商汐瞧在眼里,不动声色地招呼两位默默扒饭的男嘉宾:“一起啊!”

她又抬头瞧一眼节目组的众人,抢在节目组开口前笑道:“你们的规则里没有规定只能吃自己的吧?”

也不等节目组回应,她又补了一句:“一起才热闹。”

的确没有。

而且商汐算是老前辈了,当然还是要尊重的,于是常客笑道:“的确热闹!”

扈樱停了筷子,眨着一双眼接话:“那还等什么呀!”

俏皮的语气中又带着鼓励。

瞧人妹子多大方坦然!

蒋许科和钟晓楼不约而同地为自己的患得患失感到汗颜,终于放下了拘束,笑着往那盆鸡块伸出了手。

四个人终于因为一顿不公平的晚餐抛开了最初的拘谨,拉近了关系。

晚餐后已经九点多,节目组没有再安排其他节目,只是嘱咐四位嘉宾好好休息。

尽职尽责的跟拍大哥也终于收工了,扈樱懒洋洋地倒在床上,盘算着是叫顿外卖还是溜出去觅食。商汐分到的晚餐量的确很多,可是架不住有四个人吃,所以扈樱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正在挣扎纠结时,门铃响了,是白瑁来了。

白瑁很了解闺蜜,拎着一大包烧烤进来了,都是肉食,满满地摆了一桌子。

琳琅满目!

扈樱一面满足地啃着鸡翅,一面听着闺蜜的絮叨。

白瑁指着桌上的烧烤,道:“我听这个烧烤摊老板说了个关于老鼋潭的传说,有点意思。”

扈樱正啃得津津有味,不走心地含糊问:“怎么个有意思法?”

白瑁先卖了个关子:“你听过《河伯娶妻》的故事吗?”

这可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

扈樱忙问:“难不成这里也有个巫婆要给老鼋潭的‘潭伯’办喜事?”

白瑁摇头:“以前有位巫祝,现在也早就没有了,但是,这老鼋潭还有个给自己娶亲的潭伯。”

差点儿把啃下的小骨头呛进气管里。

扈樱咳出骨头,诧异:“每年都会淹死人吗?。”

在来之前,她是百度过老鼋潭的。老鼋潭名声不显,所以网上的评价不多,但都挺正面,主要赞美了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每年倒不至于。”白瑁将水杯递给扈樱顺气,娓娓道来,“据说很久以前,也是有巫祝的,这位巫祝比邺县的那位好一些,每六年才会替潭伯大操大办一次婚礼,百姓们有喘息之机,日子倒也过得去。”

有一年巫祝又要寻摸一位女子为潭伯娶亲,恰好那年新上任了位县令,县令家的小姐听说了这件事后,自告奋勇愿做新娘。

巫祝哪敢让县令的小姐去当新娘子,前往相劝,反倒被这位小姐一通训斥:“嫁娶当门当户对,全县未婚姑娘中就数我身份最高,怎得我反而不如小户人家的姑娘?配不上潭伯老爷?”

县令也颇大气,其余民众自然乐得轻松。

巫祝只能按规矩在全县筹办嫁妆,操办这次婚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