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道断修罗>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剑曾斩十万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剑曾斩十万军(1 / 2)

见到自己的母亲跟弟弟,是刘氏生下孩子后的第三天。

这是镇上的习俗,刚生下来的孩子是不能急着给自家孩子看的,得等上二天。

华生问了老爹这个问题,不料黄玉书瞪了他一眼,皱着眉头回道:“这是镇上的习俗,具体的我哪知道?”

华生一听。吓得往屋里钻了进去,他要去看弟弟了,今天可以进屋看母亲跟弟弟,他得去瞅一眼才放心。

还包着头巾的氏刘,看着一头钻进屋里的华生,微笑着说道:“华生过来,看看你弟弟,模样有没有你俊?”

华生往床上凑了凑,着着闭着眼睛的弟弟,傻傻地说了一句:“母亲生完弟弟就不要再生了,咱们家的床太小,再生就挤不下了。”

坐在一旁的嗑瓜子的红姐一听,禁不住咯咯笑起来,看着他说:“华生你是三天不挨打,就想上屋揭瓦哦?”

刘氏也禁不住笑了起来,看着刚刚生下来的孩子笑道:“也不知道你大姐和大哥,哪天会从白玉城回来,等他们都回来了,你爹就得给你弟弟名了。”

华生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趁着老爹还没起名,我给弟弟起个小名,就叫黄老三吧,我是老二,弟弟不就是老三么?”

红姐一听,忍不住捏着嗓子笑道:“你不怕挨打,现在就去告诉你老爹!要是你赢了,我明天买一包姜糖给你。”

华生眼珠子转溜了一会,伸手小手说:“先拉个勾,我再去跟老爹说。”

刘氏看着华生不说话,心道老三这个小名倒是可以,叫起来顺口。

红姐一楞,一把拉过华生的小手跟他拉勾:“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刚说话,华生就往屋外跑了出去。

“掌柜若是不答应,小心我揍你一顿哦,我的钱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看着华生的背影,红姐笑着说道。

刘氏看了她一眼,笑道:“你一会就等着掏钱给华生买姜糖吧。”

“为什么?姐姐你也替这家伙出气整我?”红姐看着刘氏,不可思议地说道。

刘氏瞪了她一眼,轻声说道:“他这又不是成心掏乱,没准你家掌柜真就答应了呢?小名不就是好记顺口么?”

红姐一楞,看着刘氏半晌说不出话来。

走出屋外的华生,看着坐在柜台里拨动算盘的老爹,思寻着刚刚跟红姐的那番话,想着怎么开口。

“都什么时辰了,还不去学堂?今天不用上课么?”

看着要柜台外转悠的华生,黄玉书不冷不热地问了一句。

背包书包的华生看着自家的老爹嘿嘿一笑:“这不刚吃完早饭么,马上就去,不会迟到。”说完便抬脚往铺子外走去。

临到街边时,回头捏着嗓子问了一句:“老爹,娘问你给弟弟起个小名叫黄老三,可不可以?”

没等黄玉书回话,华生一溜烟地往街上跑去,瞬间远离了老爹的视线。

论到耍心眼,红姐哪是在学堂里读书华生的对手?

坐在柜台里的黄玉书一楞,心道你娘什么时候想过这事了,她有事难道不会跟我说么?要你来告诉我?

想到这里,不由摇头笑了起来。“又想说,又怕挨耳光,这家伙!”

想到这里,忍不住放下手里的算盘,起身往里屋走去。

二个孩子没回来,倒是可以先起个小名,这样叫起来也顺口。

看着一脸笑容走进来的黄玉书,刘氏禁不住看了红姐一眼,心道你输了。

黄玉书看着躺在床上的刘氏,关心也问道:“今天感觉如何,有没有好些?”

刘氏看着他苦笑道:“哪能这么快,要不下回换你来试试?”

黄玉书老脸一红,看着她笑道:“这是你们女人家的事......华生说,你给弟弟起了个小名,叫黄老三?我觉得不错,上学之前就这样叫着,顺口。”

刘氏看着他笑道:“我也觉得不错,只是这样一来,红姐就要破费了。”说完看着一旁涨红脸的红姐笑了起来。

黄玉书一楞,看着红姐问道:“这起小名的事,又跟红姐有什么关系,还得让你破费?”

刘氏轻笑道:“你那鬼精灵的儿子跟红姐打赌,说你肯定同意弟弟的小名......”刘氏将两人刚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黄玉书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明明知道挖坑挖不过华生,还要跟他玩......也罢,难得这小子让我高兴一回,这姜糖的钱我就替红姐出了。”

红姐一听,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看着黄玉书笑道:”既然如此,姐夫就多出一包的钱,小红的嘴也馋了很久了。“

黄玉书看着红姐摇摇头,掏出钱袋,数了二十文递给红姐。

“红姐你也不小了,华生才四岁你也跟他玩这些,你傻的么?”看着红姐一脸无辜的模样,黄玉书忍不住数落了一句。

红姐接过钱,红着脸回道:”谁知道那小子这么坏,外人不去坑,专门坑红姐。”

“你还有道理了哦......”黄玉书气笑了起来。

“哇哇!”

睁开眼睛的黄老三不乐意了,大声哭了起来。

红姐看着刘氏紧张地问道:“这小家伙是饿了还是尿裤子了?”

......

学堂里,陈先生换了讲课的风格,正在带着一帮学生念古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北海叛军攻陷北玄域,北玄域府主弃城潜逃......有离乡的诗人在投奔南玄域途中,被叛军俘至崖城,后来写下了这首诗。”

陈先生看着在坐的十几个孩子,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崖城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前段,写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