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获得普遍赞赏。据《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记载:“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当时的车云毛尖虽色泽鲜嫩,白毫遍布,香高味浓,但茶条尚不够细直。
信阳茶山的茶籽引自六安,也有引自杭州,在信阳大山里种了百年,被风土同化,或又与古时遗留的当地品种杂交,逐渐变成人们说的“旱茶”、“本山茶”,《茶叶品种志》里也正式录为“信阳种”、“车云种”,完成了本土化的蜕变。信阳茶人在获金质奖章后大受鼓舞,他们纷纷开辟新茶园,扩建制茶作坊,改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产量和质量短时期内得到极大的提升。
明中期由徽州兴起的炒青法,传播四方,逐渐在各地发展出当地名品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皖西一带,六安、霍山、舒城、桐城,均分杀青、炒青的生、熟二锅,用芒花、高粱、竹枝扎成小茶把子,代替只用手的操作,炒茶做形。“信阳毛尖”的名字来自其细圆紧直的外形,这种外形的形成又与信阳独特的炒茶工艺有密切关系。当时,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它借鉴了西湖龙井的“理条”手法和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制法,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六安瓜片的鲜叶是单片,比较轻,所以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所用茶把较轻而软。信阳毛尖鲜叶原料的芽头较多,相比较六安瓜片来说茶青较重。清代以前,在生锅中炒制茶叶时,信阳茶工双手各握一只用竹枝制作的小茶把同时操作,久之十分疲劳,难以长时间坚持。清末民初,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试用炒熟锅的大茶把代替小茶把炒“生锅”,两手同握一只大茶把,左右手重力互相交替,减短劳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炒出来的效果更好。这种方法被纷纷效仿,称“ 握把炒”。然而,这样炒出的茶叶茶条弯曲欠光润,于是茶工们又设法改进。1925年,车云茶社的唐会卿试用“散把”炒茶,茶条满锅散开不成团,茶条也较紧匀,但茶仍欠直,外形不够美观。
信阳毛尖为细圆的条形茶,需要达到细圆紧直的效果。后来,吴彦远在用散把炒制过程中,加入了理条的操作。西湖龙井是扁形茶,理条过程中先压再理,重复进行以达到龙井的扁平油润及外形的一致性。于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时用手抓起茶叶,观看炒制程度,同时把结成团块的茶叶撒开、甩出再炒,即抓条、甩条。如此反复,炒出的茶条比较紧、直,色泽也变得鲜绿光润。创新后的工艺使得茶条细园紧直,锋苗显露,外形更加美观,更令人喜爱,这也为“信阳毛尖”的独特制作工艺定了型。信阳毛尖制作工艺演变为竹枝大茶把,并加入龙井茶的抓条,自创甩条,只属于信阳茶的工艺,,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传统信阳毛尖炒制工艺”,并延续至今,有了毛尖汤清色绿,回味悠长的韵味。
民国政府开始设立茶业公所,统筹茶叶生产。信阳民间开始广泛开山种茶,茶叶生产进入兴盛阶段,除了当时较为著名的“八大茶社”外,一些本地乡绅也积极开山种茶,如清末云南道台凌羽中告老还乡后,在潢川县带领农户发展家庭茶园,带动潢川茶叶兴起。随着“八大茶社”的建立,沉寂数百年的信阳茶文化快速复兴。一些茶社在信阳城内建立茶庄,专门销售本山出产的茶叶。在繁华的市中心,众多茶馆临街而立,为茶客提供高品质的水和茶,“浉河中心水,车云山上茶”就此传开。依河傍水的茶馆轩窗开阔,茶客冲茶小憩,扶窗看蓝天白云,俯首观浉河水韵,品茗下棋,不亦乐乎。“八大茶社”的崛起,为清末民初的信阳茶带来了短暂的复兴,茶叶的种植,也从县城附近山丘,延展到浉河西岸桐柏山系的大山里。旧县志主编陈善同对此曾评说“将来成绩可立而待也”。
1938年,日寇侵占信阳,日军在震雷山建立高山哨所,雷沼成了日寇的洗浴池,沼水淤积,再无清泉流出,山上茶园也因此战祸而生产不振,茶园逐渐荒废。人民忙于奔命,茶事无人问津,茶社的茶园大面积荒芜,只有群众零星小片茶园还在生产。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军队抓丁拉夫,土匪出没,茶园荒芜,生产衰落。
黄炎培,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拓荒中国职业教育,一心扫除读书只为做官的旧习,让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真正连为一体。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筹办东南、暨南、同济等大学。1915年赴美国考察教育,1917年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理事长。募款建立鸿英图书馆、中华职业学校附设实习工场。提倡“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教育,是民建的创始人之一。身为上海人的黄炎培不爱喝咖啡,极爱信阳的茶。1914年4月28日,黄炎培一行从溪口动身,一路行来至屯溪,屯溪为当时皖南的茶市中心,新安江南岸为阳湖市,两处合计人口当在十万以上。在屯溪,黄炎培对茶叶经济作了充分调研。在当时的皖南茶市,祁门红茶年产约九万箱,约占常年出口红茶七十万箱的八分之一,以汉口为行销中心点;婺源、休宁、歙等县绿茶由屯溪转运十七万箱,占常年出口绿茶四十万箱的42%,行销中心点在上海。红茶与绿茶的采制由农户和茶行分阶段进行。红茶采、晒、揉、窨、筛,均为茶户之事,称毛茶,烘、捡、装、售则是茶号之事。绿茶的采、炒、揉、焙为茶户之事;筛、捡、簸、扇、装、售为茶号之事。细茶每箱五十斤,粗茶每箱三四十斤。茶叶的贩卖也经过几道手续:贩客走家串户向从茶户收买后售给茶行,茶行售与茶号,茶号售与上海茶栈,茶栈售与洋行。贩户的资本最为微薄,大抵由茶行贷给。屯溪当时有茶号七十二家,茶行七家。价格毛茶每百斤十七、八元至四十二、三元不等,成茶头批最高者为银百两。末批四、五十两,尾庄、子茶二、三十元不等。最贱的1912年冬季,每百斤仅银十六两。
在红茶的制作过程中,揉捻是黄炎培比较感兴趣的工序,目的是挤出茶叶中的汁液,为下一步的发酵做准备,同时也在揉捻中形成条索。当年祁门茶农揉捻的办法,一如此前福建武夷山茶农,是将萎凋的茶叶放置大木桶中,人站其中,手扶桶沿,双脚频加揉转。足踩之前,或穿上新鞋,或预先洗净。但足踩终究有不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