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粗瓷大坛子也得二三十文呢,她购置不起。
“我爹快回来了,应该会给奶奶银子。”长青道,“那样家里就能买粮食吃,红薯尽可以给你用。”
范守业都快成了一家子的希望,许杏心想,看来他真的是许久没有回过家了。她想着之前琢磨的做手工粉条的事儿,便道:“等等吧,等我的酒卖了,看情况再做些别的。”
金氏到底是憋闷出毛病来了。她心情不痛快,天气又乍寒乍暖的,就病倒了,赵氏再心里别扭,也得小心伺候着,许杏就承担起了挑水捡柴做饭的活计,一连几日都没有折腾红薯。
等金氏大好,许杏发现她发酵的头两坛红薯已经出来酒味儿了,便着手蒸酒。
她把发酵了的红薯渣滓混了水放进大锅里煮,盖上那个蒸酒的盖子,再在旁边放一个大碗,接着蒸出来凝住的酒液。她的工具简陋,又是第一次操作,便用了小火,眼睛一错不错的盯着,小心的等着酒水流出。
金氏和赵氏其实都不大相信她能酿出酒来,所以都在灶房门口站着看,就连长青都放下了书本,加入了围观的队伍。
许杏顾不得他们,全神贯注的蒸酒。她衣衫单薄,却满头大汗,直到大碗里接到了晶莹的酒水,她才松口气,不管产量如何,这个法子是可行的。
而门外的人们就兴奋了——那可是酒!闻着就很香醇的酒!他们家也能造酒了!这是多少银子?
换了一碗又一碗,许杏隔一会儿就接一滴在手上尝尝,味道淡了便停下来,这一锅就算是蒸完了。
刚才倒出了渣滓,她就刷过坛子了,经过这么半天,坛子干透,正好把蒸出来的酒全都倒进去,然后再换下一坛。
她做这些颇费时间,连中午饭都耽误了,不过没有人说什么,直到她彻底蒸完两坛子酒,赵氏才进来做饭,对着她也一改之前几天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样子,笑容满面:“我听长青说这个法子是你自己琢磨的,你还真怪聪明的。”
这也是长青的周全之处,他跟家里人说做淀粉是他从书上看的,教给许杏之后,剩下的再做什么就是许杏自己琢磨出来的。他大约是不想白占了许杏的技术,可对许杏来说,这就大大提高了她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对此她还是十分感念的。
许杏在热气蒸腾的环境里工作了太久,累得很,并不想多说话,只笑了笑:“也不知道能有几斤,得过后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