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烈出了鹰愁涧后,敖玉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一半。
“如今三堂弟脱离苦海,你和叔父叔母还有堂哥也就安心了。”敖丙说道。
敖玉长舒一口气:“是啊。我的心算是放下一半了。”
敖丙看向敖玉,斟酌了良久说道:“这事我原不该问的,但是你我同为亲族,我又不能看着你不管。”
“堂兄是想问当日刑场的事情?”敖玉心里有了判断。
敖丙愣了愣,接着说:“你总是这么直白。不过我确实要问你这个,你为何要拦着三圣母?”
“我不拦着,难道要看着三圣母大闹法场,雷劫加身吗?”敖玉反问道。
“可三圣母并不领情。”敖丙说道,“我知道若是不剔仙骨唯有降雷除掉余孽,然而众仙却不曾知晓。他们只知道你们心狠手辣地对一个无辜稚子剔骨。”
敖玉看向敖丙笑了笑:“我们不需要别人理解,又或者说这样本就是我们想要的。在那位心里,他越是孤家寡人,那位就越放心他去掌管天规。有他掌管天规,三界众生才会过得舒坦。”
敖玉话中的那位便是指玉帝,而他自然就是指杨戬。
敖丙长叹一口气:“可这不是长久之计。你们迟早会因为众怒万劫不复。”
“走一步看一步吧。”敖玉没有跟敖丙多说什么。因为她知道多一个人知道那件事,就多一分危险。她既不想杨戬遭遇被刺,也不想亲族卷入其中,于是便对所有人缄口不言。
除了华盖星官府后,敖玉便打算下界回宫。刚路过披香殿便听到殿中侍女们的叹息。
“药香姐姐为何想不开呢?好不容易一修为仙体,却偏偏要下凡投胎去了。”
“谁知道呢,姐姐说自己尘缘未了,道心不稳,便自请下界了。”
两人见到了敖玉后一愣,连忙行礼,而后又匆匆离开了。
敖玉看着披香殿心道,尘缘未了,自请下界。是为了哪个尘缘呢?她看向天空,云浪滔滔,白茫茫的一片,就如同心一样荒凉。
“公主。”
熟悉的声音唤回了敖玉的注意力。一转身就看到一身金甲的杨戬,站在她身后。
她笑了笑:“杨兄怎么到这了?”
“刚刚猎妖回来,路过此处看到你在这便上前打声招呼。许久未见,最近可安?”杨戬询问。
敖玉勾起嘴角:“一切安好。你呢,最近如何?”
“也就那样吧,”杨戬在敖玉面前摘下了那副冷傲不近人情的一面,似乎是在怀念,又像是在惋惜道,“孤家寡人罢了。”
敖玉自然知道因为七公主的事情,令杨戬与故交们起了龌龊。刚才还在堂哥那里听到哪吒与杨戬一同除妖时,哪吒对其冷言冷语。
想到这里,敖玉心头发酸。自打家破人亡后,杨戬便与妹妹相依为命,封神时期结交的朋友,他更是视为家人。如今被妹妹和朋友如此对待,他的心情想必比自己更加煎熬。
“杨兄。”敖玉轻声唤了杨戬一声。
杨戬转过头看向敖玉。
敖玉露出一个轻松的微笑:“杨兄接下来可还有事?”
“并无。”杨戬看向敖玉,“公主有事要杨戬去做?”
“自是有的。我最近闲着无事,杨兄陪我去下界玩一天吧。”敖玉笑道,“杨兄当年可是邀请过我游览大江南北,这一晃下界都数百年过去了,你的诺言都没兑现。”
杨戬一愣,随后说道:“抱歉,我——”
“行了行了,别说抱歉了。正好你没事,我也没事,今天就兑现诺言吧。”敖玉拉着杨戬的手向南天门走去。
杨戬就这样被敖玉拉走了。
“杨兄你时常在人间逛着,有推荐的地方吗?”敖玉转过头询问,琥珀色眸子就像是晴空之下的江南湖水,闪动着灵动的光芒。微风拂过,牵起一片涟漪,让人感觉到波光粼粼的美感。
看着这双眼睛,杨戬感觉山大的烦恼在此刻都消失得一干二净。
他下意识地说道:“不如去江南?”
“好啊,”敖玉眼前一亮,“我听大哥说这些年经过历朝历代的改造,江南一带已经大变模样,我这些年一直忙着公务,都没来得及去瞧瞧。走吧,杨兄。”
一入江南,入目的便是大片的湖泊江河,水天一线好不清秀。
成群结队的游船画舫,自远方而来。丝竹之声从画舫中传来,犹如碎玉珠投之声,清脆悦耳。
一艘船从远处划来。
“走了走了,我们坐船进城吧。”敖玉拉着杨戬拦住了一艘船,“老伯我们要进城。”
“好好好,二位客官快上船吧。”船夫笑脸相迎。
敖玉坐在船头,水里的游鱼像是感受到了什么一样,凑了过来。
“两位今日来得真是时候,”船夫笑着说,“今日是花灯节,今夜整条河里都会飘满花灯,那模样可好看了。”
“是么,那我可要好好瞧瞧。”
进城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花灯节用的灯。各式各样的花灯被早早地挂在了门前,一只精巧的兔子灯引起了敖玉的注意。
两人先去了客栈稍作休息,敖玉趴在窗上懒洋洋地瞧着地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欢声笑语萦绕在身边。
杨戬坐在她的对面品茶,隔间的氛围安静却又不尴尬。
“杨兄,你以前的寻猎结束,也会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品茗吗?”敖玉一手撑在窗沿上神色慵懒。
“不,但是会康大哥他们找个地方点起火堆,打几只山鸡野兔烤着吃。”杨戬轻笑,“吵吵闹闹的,一点也安静不下来。”
敖玉在脑子里想象着一群人围着篝火吃肉的场面,不禁想起了封神时期,大家在西周大营里围炉夜话的光景。
“真是怀念,那个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喝酒吃肉逍遥自在。”
杨戬放下茶杯似有感慨。
暮色渐起,暗蓝色的夜色与橘红色的霞光,交汇于西方。青黑色的山峰落在了这绚丽的夜色中。
城中的人家不约而同地点起了灯笼,明黄色的灯光汇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