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啊。”
“还好,就是有点冷。”
黎绣的房间在东边,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这间房间精装修过。
推开门,黎绣引着梁清时走进房间。屋内摆放着一张单人床,被各种被单和棉被占据着,凌乱不堪。这是昨晚黎绣找被单的时候留下的战绩。
黎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被单胡乱揉成一团塞到柜子里。
梁清时走过去又把被单拿出来。
只见他把被单叠的整整齐齐,而后一条接一条的放进去。
房间里有两扇窗,拉开窗帘之后,房间很明亮,能看到屋外树木的倒影。紧挨着床又靠着墙的是两个衣柜,都是白色的,上面画着几颗绿色细长的竹子和几首诗。立式空调旁边放着一个书柜,里面有很多书。
地板砖是冷色调的,整个房间给人一种舒适又安宁的感觉。
梁清时抚摸着书籍,问:“怎么这么多书?”
“小时候没机会读课外书,上大学之后买了好多书,大都数都是崭新的,还没有读过。”
各种书都有,有言情小说,也有各种出名作者写的系列名作。
黎绣拿起遥控器,打开了液晶电视机。
“想看什么电视剧?”她问。
“我都行。”
“我也都行。”
黎绣随便搜了一个,《人民的名义》。
两人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伴随着楼下哐哐当当的切菜声看着电视,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黎绣特地摸了摸梁清时的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对比之下发觉好像没有那么烫了,应该没什么事了。
一个多小时后,宋海平在楼下喊她们下楼吃饭。
梁清时牵着黎绣的手,步履平稳的下楼。
家里用来招待客人的餐桌是大圆盘状的,是可以旋转的,是那个年代流行的。
眼下,餐桌上已经摆了满满一桌子菜,凉菜少、热菜多。除此之外,客厅里还出现了几个黎绣不太熟悉的男女。黎绣能认出来的只有两个,一个是邻家大爷,另一个是她的二奶。
黎绣过去跟长辈打招呼。
“二奶,最近身体挺好的吧。”
二奶耳朵有点背,笑着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梁清时见状也参与进来,和长辈们打招呼。
宋海平把村庄里的几位有话语权、会办事的长辈都请来了。
“大家都别站着了,赶紧来坐吧。”冯林招呼着众人入座。
黎绣和梁清时坐在一起,紧挨着冯林和宋海平。
“小梁,你是哪里人?家里是做什么的?”大爷问。
“家是湾城的,距离这里不是很近,坐飞机六七个小时就到了。我的经济状况稳定,目前经营一家律师事务所。”梁清时如实回答。
其实长辈们问来问去也就是那些问题,想要摸清楚梁清时的底细,别让黎绣被骗了。毕竟老人看人的眼光很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黎绣在一旁默不作声,时不时的回答两句别人的问题,眼带笑意的看着梁清时。
热菜不停的上着,冷菜大部分都被替下去了。
对于黎绣来说,父母的意见很重要,因为唯有父母是毫无私心的为自己着想的,所以就算她再怎么喜欢梁清时,如果父母不同意的话,她也不会和梁清时继续下去。
一场场谈话中,黎绣都没有替梁清时回答什么,她想让梁清时诚实的回答真实的问题,想让父母全面的了解他。
宋海平见梁清时才吃了两三口饭,便招呼着让人吃饭,没再问了。
宋海平和冯林对这个女婿很满意,从对话中,他们得到了自己寻求的信息,比如家里父母康健,家庭状况良好,独生子。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两地距离有点远。
不过没关系,现在交通和网络这么发达,视频聊天和飞机都能满足见面的需求。
吃过午饭,宋海平让黎绣领着梁清时围着村子转转。
黎绣明白妈妈是什么意思。宋海平想让村子里见见梁清时。
两人并排走在水泥路上,梁清时牵着黎绣的手,揣在自己兜里,甜甜蜜蜜的往前走。
经过几个小时,黎绣的男朋友来拜访父母的消息已经在村庄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冯林和宋海平的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去了。
“是小梁吗?哎呀,长得真俊。”
“是小梁,阿姨好。”
“真般配啊。”
“谢谢夸奖。”
两人走一路回答一路,笑容一直洋溢在脸庞。因为天气太冷了,黎绣担心梁清时被冷风吹的复烧,所以只转了一圈就回家了。
结果梁清时还是复烧了。
虽然从他脸上看不出什么,脸不是很红,但是一量体温,38℃。
“梁清时,你不难受吗?”黎绣看着温度计问。
梁清时摇摇头。“没什么感觉。”
“我要是烧成这样的话,早就瘫在床上了。”
宋海平估计着梁清时今晚不会走,所以趁他们出去转的时候就把客房给梁清时收拾出来了。西间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屋子,粗略的装修了一下,临时找了个衣架和台桌。
宋海平甚至把床都给梁清时铺好了。
黎绣领着梁清时来到客房。
“你休息一下吧。”
梁清时躺在床上,顺势拉住了黎绣的手。
“你陪我。”
黎绣挣脱着,“不行,被爸妈看到了不好。”
虽然现在是新时代,倡导开放,可是对于宋海平和冯林这样思想封闭的中年男女来说,未婚同居是不可以被接受的。
“我们又不做什么,只是和衣而睡。”
“那也不行,就怕没做什么反倒被人认为做了什么。你睡吧,我在旁边看着你。”黎绣坐在床边。
起初,黎绣坐在床边翻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
梁清时在身后翻来覆去的,他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