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街宽五十丈,却不是长安城内最宽的街道。 东北角的丹凤门街,宽五十八丈六尺,比朱雀街还要宽。 正街尽头的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 道家重视六爻中的九二位,九三位,九五位,所以把太极殿建在九二位。 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九二位是长安城最低洼的一块地方。太极宫建成之后,每逢春夏两季,湿气郁结不散,潮湿闷热,并不适宜居住。 于是前朝开始,就一直在扩建位于九一位龙首原上的避暑宫殿,即现在的大明宫。 龙首原位于长安城东北角,山势由西向东,山头高二十丈,尾部高七十丈。 大明宫建在龙首原的腹部位置,地势高于长安城,气候干燥凉爽。 布局以丹凤门街为中轴,除三座坐落在中轴线的主殿外,其余宫殿散落在中轴线两侧。一路向北,地势逐次抬高。 入丹凤门,是一条长达二百丈的笔直御道,直通含元殿。 含元殿依山而建,台基高一丈,殿室高于平地四丈。 殿宇两侧延伸出两条回廊,回廊南折,分别连接两座阁楼。 东南翔鸾阁,前有钟楼。西南栖凤阁,前有鼓楼。 每逢望朔,上朝的百官立于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 含元殿背倚蓝天,高大雄浑,壮阔无比,站在大殿上可俯视整个长安城! 每逢大朝仪,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都会在含元殿举行仪式。建成后,逐渐取代太极殿,成为朝堂的礼仪主殿。 宣政殿在含元殿正北。 宣政殿前,西设中书省,东设门下省。另有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也设在殿前。 是皇帝日常听政,议政的场所,也是诏令拟定和发出的地方。 再往北便是紫宸殿,紫宸殿属于内朝,是皇帝接见臣属的地方。 皇帝坐于紫宸殿,百官在宣政殿外侯旨,听候传唤,故也称为天子便殿。 紫宸殿以北,一直到大明宫北门玄武门,地势逐次降低。 中间有太液池,围绕太液池建有宫殿阁楼数十座,风景秀丽!属于后宫内苑,守卫森严,内臣止步! 周宜居住的温室殿,便在紫宸殿后东首。 沈问,李余年二人要去的宫殿叫延英殿,位于紫宸殿正西,是皇帝的一座寝宫。 在得知这个消息,到逐渐变成现实的过程中。路过的每一道威严的宫门,每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哪怕只是远远望见的楼台阁宇,这些建筑散发出的庄严气息,都在提醒李余年,这不应该是一个百姓能来的地方。 迈过御书房的门槛,李余年内心的忐忑与不安,达到有生以来的最高点。 “老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沈问行稽首跪拜礼! 李余年在沈问身后跟随,跪地,叩首! “国师快快请起!这又不是在正殿,不是说好,私下里不必行大礼的吗!” 皇帝急忙上前搀扶起沈问,并赐坐。 “君君臣臣,礼不可废!”沈问回道。 寒暄完毕,君臣落座,内官上茶。 “国师,忽然进宫所为何事?阶下所跪何人?” 沈问未作答,与皇帝眼神交流。 皇帝屏退左右。 “陛下,前阵子丢的血晶,有下落了。” “当真!在哪儿?” “就在京城,不过尚未拿回,今晚会有分晓。老臣此来,是提前跟陛下请罪,若闹得动静太大,还请陛下见谅!” “对手是何人?” “明面上是扶桑伏灵师一脉,背后是否有其他势力,现在还不好说。” “国师做的局,朕自然是放心的!” “呵呵,陛下,是跪在阶下的后辈做的局,老臣从旁协助罢了。” “哦?能让国师从旁协助的后辈?快快平身,让朕瞧瞧是何许人物!” 李余年再叩首!高声道:“草民李余年,叩见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谢万岁!” 双手保持作揖,缓缓起身并抬起了头。 与皇帝眼神简单交汇,再次低下了头。 皇帝身材魁梧,脸庞方正,二十五左右年纪。 高额,粗平眉,龙眼圆而大,炯炯有神! 直悬鼻,鼻珠圆润,鼻翼饱满有肉。 厚嘴唇,唇型饱满,唇线分明。 头裹折上头巾,着窄袖圆领赤黄袍衫,腰系九环玉带,脚穿六合靴。 武夫!约莫有八品铁骨境。 朝中常有盛赞,说当今皇帝颇有高祖遗风,气度天成,神武不凡! 武夫这条路太凶险,李云年深有体会。 对于万乘之尊来说,出不得差错,升境确实不易。 皇帝上下打量李余年,面色惊讶! “国师,你这弟子竟是个武夫!今年几岁?眼下几品?” “回禀陛下,此子今年十七岁,六品。” “嚯!又是一个天纵之才!朕记得前阵子,襄阳城奋威将军家的小将军,叫什么来着?嗨,到嘴边了,叫不出来!也是六品,十六岁!” “寇准。”沈问提醒道。 “对对,寇准!将门虎子!没想到眼前又多了一位年轻才俊!大遂甚幸!” “陛下可是从襄阳演武场得知的寇家小将军?” “正是。” “呵呵,那陛下可还记得寇准当日对阵的最后一人叫什么名字?” “最后一人?最后…哦!李余年,可不正是李余年啊!以金刚境胜入神境!妙啊!哈哈哈!”皇帝恍然大悟,大笑说道。 听闻被点名,李余年再次叩首! “陛下博闻强记,老臣佩服!”沈问笑道。 李余年深以为然! 皇帝日理万机,竟能记得一份近一个月前的探报细节,确实有过人之处。 “怎么又跪下了,快快平身!”皇帝说道。 “谢陛下!” 李余年再次起身。 “陛下,此子系老臣的师姐后人。家师的做派陛下是知晓的,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师姐是早年间组建钦天监的元老,此事有据可查!”沈问起身说道。 “哦?这么说来,还是根正苗红的开国元勋后代。极好!李余年上前听封!” 李余年大惊,急忙上前一步,叩首! “封李余年为仁勇校尉!赏百金,赐明光银甲一副,御刀一柄!” 说罢,皇帝起身从书房一侧的刀架上取下一柄横刀。 刀长二尺六寸。 刀柄乌黑锃亮,由兽皮编织包裹扎实,柄尾装饰暗金龙尾,刻龙尾鳍下摆纹路。 环首几乎与刀身等宽,雕刻暗金龙头,圆目喷张,龙髯跋扈,栩栩如生! 刀身由龙口中伸出,刀身宽寸余,笔直! 木制刀鞘,质地坚硬,头尾以暗金镂空雕花件固定包裹。鞘身乌黑,亦以兽皮包裹,表面烫饰火焰暗纹。 刀命曰:黑龙焰! 李余年诚恐,高举双手,接过横刀。 高声谢恩道:“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出宫的路与进宫的路不同。 由延英殿向西,穿过右银台宫门,转南,进入一条幽长的宫墙甬道! 甬道极宽,宫墙高耸,西边是太极宫西内苑宫墙,东边是大明宫宫墙。 是翰林学士往来宫内翰林院,学士院的通道,也是高官内臣入宫面圣的便捷通道。 沈问在前。 李余年在后,手托一个木盘。盘内放置着皇帝赏赐的明光银甲,青衣鱼尾朝服,百金,以及那柄御赐横刀。 “如今你也算是有官身了,虽是个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