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六十章民信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章民信局(2 / 3)

br>
自从松江府开关后,大量的异国他乡的来客抵达这里,从而引起了商业的极度繁荣。

这里处于江南的核心区,丝绸,瓷器等丰富,百姓富裕,属于耶稣会与京畿相提并论的大教区。

尤其是各色人种,是城里热议的话题。

初见如此繁华景象,南怀仁甚至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人太多了。

他在去年就抵达了台湾府,然后就学习了大半年,算是初通汉话,这才能来大陆,展开传教事业。

一想到这,他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这时候,一个男人缓步而来,露出一丝惊喜:“是南怀仁神父吧?”

这是纯正的意大利腔,让人倍感熟悉。

南怀仁大喜过望:“没错,上帝保佑!”

“我是教区的徐游,特地来接您。”

马车预备,一行人迅速地坐上。

很快,就来到了孙宅。

一位老妇人亲自出门迎接。

此人可不简单,乃是徐光启之女,自幼熟读西学,也早就洗礼,成了教宗。

也正是如此,孙宅也是耶稣会在松江府举行活动的重要举办地。

此时,孙宅上下,聚集了数十人,一个个穿着长衫澜袍,斯文万分,锦衣绣衫,多是富贵之家。

只是在人群中,多了几个西方人,但却丝毫不显得突兀。

无她,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装扮,除了贴近来看,不然根本就看不出来。

“南神父——”

所有人紧握着胸前的十字架,见到远道而来的南怀仁,忍不住惊喜起来!

见到这群人,南怀仁深切的明白,他们才是耶稣会的根基,多明我会去往乡间传教就是玩闹,根本就不成气候。

因为这些人在举手投足之间,满是富贵气息,比贵族还贵族。

“诸位,北京的消息传到台湾府后,主教们也万分急切,但这事需要罗马来决断。”

南怀仁立马安抚道:“如今一切照旧,莫要慌张。”

孙老夫人则脚步飞快而来,她直视南怀仁,沉声道:

“老身一把年纪,一生别而无憾,对于教众们也是颇有感情,尤其是我父一手与玛神父历经千辛万苦,才算是赢得如此局面。”

“如今,教会危在旦夕,就这般轻易地等着,对于教众可不利。”

“是啊!”一旁的接人的徐游,此时也忍不住补充道:“听说皇帝大发雷霆,对于耶稣会大为不满,以至于近些时日,地方上的士绅们多有退缩,教众们也不来参加活动,教堂都冷清许多。”

南怀仁满心诧异。

好家伙,大明的信徒们意志太不坚定了,这跟欧罗巴完全不同啊?

果然,大明传教事业不易,还得再多加努力。

“大家冷静。”南怀仁沉声道:“历经此等劫难,对于教众们来说,也是一场筛选,意志不坚定的伪信徒,教会并不需要太多。”

徐游则急切道:“长此以往,不只是伪信徒,就连真信徒也扛不住,必然人心惶惶,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一时间,南怀仁竟说不出话来。

随后,他又奔赴苏州等教区,安抚那些多年来经营的教众,但是却毫无效果。

大明各大教区都不安生,信徒人心惶惶,教众离散,甚至在某些地方,知县们已经开始查封教堂了。

所有人都明白,这是皇帝施加给耶稣会的压力,要么答应,要么滚蛋。

庞大的压力席卷而来,简直是让卫匡国累趴了。

可惜,苏尹士运河还没有修通,从欧罗巴到亚洲,还需要从好望角绕过来,没有一年半载是得不到消息的。

但这正好是培养大明教区的自主倾向的时间。

现实将会逼迫他们选择。

不过,对于北京,以及大部分的百姓来说,信仰天主教会的人实在太少,丝毫不影响生活。

而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莫过于民信局得到官方的认可。

即,在借用驿站系统的情况下,承办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的民信局,将会大肆普及。

要知道,天底下水陆驿站数千座,位于交通要地,民信局能够借助其路径传递信件,很快就能遍布全国,惠及天下百姓。

换句话来说,只要有驿站的地方,民信局都能抵达。

驿站系统经过多年改革,以简陋闻名,甩掉了包袱,多年来支出持续降低,而收入则与日俱增。

这时候,他们不满足于经营客栈等事宜,企图染指民信,但却被皇帝制止。

他不信任官僚。

另外,如果让官方经营民信,朱谊汐几乎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必然耽误官方信件的传送。

所以,还不如交给民间自营。

换句话来说,只要各地民信局呈交些许的钱财,就能获得资格,借宿驿站、雇佣驼马、雇佣船只等事。

毕竟有时候荒郊野外,只有驿站拥有交通工具,能雇佣船只、骡马,那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对于民信局来说,可谓是极其方便的。

而第一批民信局,则遍布北方十省,十个民信局,各自呈交了千块银圆,获得三年的资格。

百姓们也各自欢喜。

因为虽然收费贵,但家书抵万金!

而事实上,真正受益的,则是思乡之情浓厚的边军们。

在以往,只有将领们才有余钱和人手送遣书信,普通人只能可怜巴巴。

察哈尔,赤峰!

顺风民信局,经营河北、察哈尔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