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九十八章探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探寻(2 / 3)

对皇帝的话上了心,立马道:

“为首一人,面黑胡长,如今三十有三,名唤胡国柱。”

“其左边一人,面宽耳大,唤作赵良柱,他比较稀奇,本来就是军中的副营正,几年前又考了武进士。”

“右边脸白的,则是军中举荐的队正,名叫王进宝……”

演武堂并不是纯粹的武进士翰林院,还有其他的人员进入。

例如勋贵、宗室之子,以及军中推荐的优秀军官。

让这些人过来镀金学习,上次为他们的前途助一份力。

不过,举荐的名额虽然很稀奇,但很少却有中级军官来,基本上都是底层的军官。

因为一旦考不好,等于是放弃了原先的官位,降一级任职。

况且就算是考好了,也要历经两三年的读书,日后分配最多也是个队正,副营正,何苦来哉?

“赵良柱?”

朱谊汐呢喃着,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呢?

不过他这般的作为,确实是胆大妄为。

不过很有远见。

演武堂出身,不消几年功夫就能爬到原先的位置,而且升官起来也会更快,只有富有远见的人才会放弃眼前的利益追求未来。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眼界也是很稀少的。

“将这几人分配到侍卫司。”

朱谊汐心中有了主意。

他要就近的观察一段时间,才会将他们外放到地方去。

这些年来,勋贵们也在不断的变老,第二代虽然渐渐崛起,但第三代军中大将也要开始筹备了。

甚至,朱谊汐准备每五年着重培养一批武将,让他们到边关任职,好好打磨一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到了午时,演武堂这才结束了操练,开始用午饭。

作为与翰林院对标的机构,演武堂占地近两百亩,仅仅战马就有百头,一应的火枪、火炮也是有的,只是弹药稀少。

在伙食方面,演武堂的毫不吝啬,几乎每一餐都有肉,而且还是不限量供应,荤素搭配,就是没有酒。

赵良栋三人看到黑板上的烤鸭,清蒸鲈鱼,青菜豆腐,豆芽炒肉,八宝饭这五道菜,忍不住道:

“今天这伙食竟然有三个肉。”

“这不是要分配了,自然得下本。”

王进宝笑道:“好好珍惜吧,日后可没有这样的好日子喽!”

胡国柱很直接,他端起饭碗,直接排队起来:“快吃吧,今天晒了一天了,肚子快饿扁,前心贴后背了。”

赵良栋摇摇头,也排起队来。

三人成团,倒是较好的朋友。

一边享用着午餐,三人一边讨论起来。

“柱子,你想去哪?”

王进宝迫不及待道。

“废话,当然是边军了。”胡国柱随口道:“我年纪大了,比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只能去边军立功,好能尽快的提拔。”

“我不求什么大功劳,能捞一个男爵就不错。”

“呸,想屁吃。”王进宝忍不住翻起白眼:“你要是被分进了水师,你怕是得学习游泳了。”

“胡说,老子怎么不能去水师?”

胡国柱忙不迭道,满脸写着拒绝。

演武堂的分配,最好的去侍卫司,其次是京城、边军,最差的才是水师。

因为此时的水师与步兵差距并不大,都是讲究着同样的兵法,只需要稍微适应一下,就可以从容指挥了。

但水师将领却很难上岸指挥步兵。

这样也就极大的束缚了水师的前途。

即使水师有清剿海盗的功勋,但为了将来的前途,谁也不想去水师衙门。

所以演武堂人人畏惧水师。

但没办法,水师会不定期举荐人手过来,同时也会缺人,演武堂也会随机派一些人去水师,多的时候十来个,少的时候也有两三个。

毕竟总不可能让水师一直自己玩,安插人手是必要的手段。

“听说了吗?”赵良栋低声道:“最近边军似乎调动频繁,我的几个好友都来信,顺势挪了位置,操练也抓紧了。”

“哪里?”

在演武堂待了多年,三人的警惕性极高,立马就醒悟到了战争的气息。

“察哈尔,绥远——”

赵良栋轻声道:“似乎在北边。”

“应当如是了。”王进宝满口遗憾:“可惜,咱们分配在即,肯定不会让咱们这样的新手去打仗的,希望不大。”

“哎!”胡国柱同样遗憾:“下次赶上这样的战争,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错过了是真的就没了。”

作为军人是没有不喜欢战争的。

尤其是爵位在前面吊着。

就算是那些勋贵子弟,也有不少人想要一门双爵,或者三爵,这是极其荣耀的事。

“难怪那些勋贵们近些时日都急了,以往他们是最淡定的,分配可不是什么大事。”王进宝叹道:

“如今他们恐怕是在焦急能不能分到边军入打仗咯!”

三人相继无言。

背景不同,此时的渴求也就不一样了。

数日后,兵部派遣一侍郎,亲自来演武堂颁布告身,宣布他们的去向。

去往侍卫司的,自然笑逐颜开;去水师则苦着脸,难以接受。

赵良栋三人同样心急。

待过了快一刻钟后,才听到他们的名字。

“胡国柱,侍卫司,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