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六十八章毒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章毒瘤(3 / 3)

其欠债不还,故而殴打,以至于几个青皮只是打板子,流放南洋。

这下,赵家可恼了。

可是商人不与官斗,尤其是吏院,破家是没商量。

这下就把赵家的生意抢了七七八八,显然是要断了其活路。

至于为何不管?

那娇滴滴的妇人道:“奴家知晓,这胡常德有个姐夫,是绍兴师爷,给常州知府当师爷……”

“小小的师爷,竟然有这般本事?”

朱谊汐惊了。

他还以为有什么大背景,不曾想只是区区的师爷,这可不是官身。

“让锦衣卫去照顾一下!”

皇帝板着脸吩咐,回到了南京皇宫中。

这时候,锦衣卫指挥使楚玉忙过来,解释由来。

原来,浙江读书人众多,绍兴人又更多,所以通称‘绍兴师爷‘,尤其是刑名,精于律例以外,并有师承秘传的心法,一案入手,先定宗旨。

清乾隆时,纪晓岚戏称此辈为‘四救先生’,四救中最重要的一救是:‘救生不救死’。说起来是体上天好生之德,多积阴功为儿孙造福。

其实,‘救死’则无非昭雪冤抑,虽可扬名,不见得有实惠,救生则犯人家属,必然尽力所及,花钱买命。如果遇到富家子杀人的命案,若能设法开脱,那就予取予求,吃着不尽了。

当然,这非上下联手不可。

因此,幕友贵乎广通声气,自成系统,不然有天大的本事亦行不通。

由此就跟戏剧一样有了师承,学刑名的便拜臬司衙门的刑名老夫子为师,每年束脩数成为孝敬。

这样经过一两年,出而应聘,则从州县到省,整个办案程序,无不了然。

上有臬司照料,下有同门串气,中有乡友通风,可谓是无往不利。

区区一师爷,才得以操控刑狱。

所以这也造就了绍兴人更乐意为幕僚的缘故,只要一任臬司,那就是羽翼满布,坐享其成,可致巨富。

当官的还有官场起伏,师爷则是天天赚钱。

“师爷,竟成毒瘤!”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