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李纨这边。
她进了湘云房里,见小圆桌上搁着两个大大的包袱,一个已经装满了,另一个还敞开着,史湘云正从衣柜里拿衣服往里头塞。
李纨叹了口气,唤道:“史大姑娘?”
史湘云一抬头,先是一喜,笑道:“大嫂子,你怎么来了?”
转瞬又嘟唇道:“我知道,肯定是翠缕把你招来的,她那张嘴,真跟大喇叭似的,我一有点儿风吹草动,她就往外秃噜。”
瞪了端茶进来的翠缕一眼。
李纨坐下来,接过茶,笑道:“你别这样说她,翠缕是个好的,满府里统共有几个能这样一心为主子想的丫头?你别不知足了,要是你嫌她,我多早晚把她带过去我那儿,让兰儿使唤。”
史湘云撇了撇嘴,道:“大嫂子你要喜欢她,今天就把她带了去,反正这府里的人都嫌着我,我一个人也好落得清净。”
“谁嫌着你了?”
李纨正要说话,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道声音,紧接着,贾宝玉踏步走了进来。
“艾哥哥!”
湘云脱口而出,然后想到什么,哼了一声道:“我来府两日,也不见你来看我一看,如今我要走了,你反倒来了!”
贾宝玉指了指她,埋怨道:“好容易得了空闲,我才能过来,你还冤枉我……”
“怎么?”
湘云不解,难道还有人敢难为贾宝玉不成?
贾宝玉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我今年是霉运透顶,不说也罢。”
李纨帮着解释道:“今年一开春,太太便让宝玉搬去荣禧堂跟她住了,他多了许多课业不说,老爷偶尔过去太太那里,见着宝玉,又是一顿骂。”
“这倒还好,只是前几日圣上突然下旨,革除了各大家族的进学保荐名额,如今童生想要考取生员,都得先上三年学才行,老爷知道后,就直接把宝玉送进私塾了。”
这里解释一下,进学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从童生(也就是一届白身)考取生员(有资格参加科举)的意思,这相当于是给科举考试加了一道门槛。
这道门槛还不低,因为普通人家想要参加进学考试,至少得在学堂中念三年书,除此之外,各个地方的进学名额都是按着比例录取的。
而先祖皇帝为了表示对有功之臣的恩宠,曾下过一道令:
那就是,家里有爵位的子弟,如果想要走科举之路,可以让家里请旨保荐进学,相当于免了科举考试的第一关,也比普通人少费了三年功夫。
不要小看这三年功夫,有了它,拉开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举个例子,假如有两个科举都很顺利的十岁少年,一个直接进学,一个考进学,那么,在他们十五岁的时候,第一个已经考上进士,进入官员的后备役了,而第二个多半还在考举人。
再加上当朝官员每三年一次考核,再等他们二十岁,第一个已经拉开第二个两个品级的距离了。
这也是为何取缔进学保荐后,贾政立刻把贾宝玉扔进学堂的原因。
贾宝玉今年十岁,原本贾政不愁他贪玩,可如今却不行了。
贾宝玉原来还有点儿空闲玩耍,去了私塾之后,从早到晚,都只能在学堂里泡着,连家都沾不上。
更别提他还想跟林妹妹多说几句话了。
湘云嘻嘻笑道:“这倒也好,省的你天天在我们队里搅合,对了,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她满脸都是幸灾乐祸,贾宝玉白了她一眼,没好气道:“三妹妹说,这里有螃蟹宴,我来赴宴,顺便过来瞧瞧你。”
李纨问道:“林姑娘请你了?”
贾宝玉笑道:“没人请我,我是不请自来。”
史湘云刮了刮脸,讥笑道:“你也不害臊。”
正说着,宝钗从屋外进来,笑道:“都这时候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坐着?快走吧,我刚看到二姐姐,三妹妹和四妹妹她们都已经来了。”
宝玉第一个站起来,又去拉湘云。
湘云拍开他的手,道:“没人请我,我去做什么。”
宝钗笑道:“怎么没人请?这不就来了。”
雪雁从房门外进来,脆生生道:“史大姑娘,我们姑娘邀请你去赴宴呢。”
史湘云使着性子道:“我才不去呢。”
宝钗把手放在她肩膀上,拍了拍,笑道:“李姐姐,你先去吧,我和湘云一会儿就过去。”
李纨知她有话对湘云讲,自己不方便在这儿,便拉着贾宝玉一齐往北院而来。
刚出门,宝玉房里的大丫鬟晴雯找来了,看见宝玉拉着他就走,李纨看这情形,是有事发生,便独自一个人过去了。
此时,暖阁里热热闹闹的已经有了一屋子人。
最中间摆了一个大圆桌,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围坐在桌旁,身后站着的大丫鬟,有的的紫鹃、鸣环、珠翠;有迎春的司琪、绣橘、莲花;有探春的侍书、艾官、翠墨;还有惜春的入画、彩屏、彩儿。
再往后,还站着许多小丫头,端盆送碗的,打门摇扇的,看着烛火的……还有几个嬷嬷们负责桌上的饭菜酒水。
黛玉坐在最里面,她正蘸着醋,慢慢的吃珠翠剥好的一盘蟹黄。
就在这时,帘子打开,李纨从门外进来,笑道:“呦,我恰好赶上了。”
靠门处的迎春和惜春让了让身子,留了个空地,丫鬟把椅子插空放进去,让她坐下。
李纨接过碗筷,夹了个剥好的螃蟹腿肉,细细的嚼了,赞叹道:“果然正宗,我就爱吃这一口。”
又把旁边烫的热热的酒拿过来,斟了两杯吃了。
过了一会儿,外面守门的嬷嬷报道:“薛姑娘、史大姑娘来了!”
众人往门外看去,宝钗先进来,史湘云紧随其后。
探春让了让,拍着手笑道:“快搬椅子来,这下可热闹了!”
话音一落,搬椅子的搬椅子,端碗送筷的端碗送筷,唯独黛玉、湘云扭开脸,谁也不看谁。
宝钗含笑道:“我因碰上云丫头,和她说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