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丝绸、茶叶保护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丝绸、茶叶保护法(2 / 3)

在丝绸行业相关上,只允许出口丝绸成品,其他的丝绸相关的贸易往来都不允许,也不准许国内企业在海外土著国家推广种桑养蚕。

这就是承顺二十六年正式推出的“丝绸保护法”。

这是国内官方为了保护国内蚕农所作出的保护……事关数千万蚕农的口袋问题,哪怕看似不合理的做法,也会变得合法合理!

帝国鼓励允许大规模进口棉花,但是却不允许大规模进口蚕茧,生丝,丝绸!

毕竟这玩意是两码事……棉花是大众消费品,同时机制布匹也是大宗出口货物,进口棉花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也会加工成棉布再出口。

但是丝绸不一样,这玩意是奢饰品。

再者,随着帝国经济发展,国内生产的丝绸绝大部分都是内部消化了,出口的其实不多……当然,这也和国外对丝绸这种奢侈品的消费能力不咋地有关。

整个欧洲的丝绸消费能力,还不如松江府里的西城区一个区呢!

出口少,大部分都是内部消化了,但是丝绸也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这玩意属于奢侈品,不需要通过大规模进口蚕茧、生丝来压低丝绸价格,然后满足民众所需!

大楚帝国官方,可没有什么觉悟要让民众们穿上便宜实惠的丝绸……

大楚帝国官方宁愿让丝绸的价格保持在一个高价位,进而保护国内数千万级蚕农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大楚帝国会出台‘丝绸保护法’这么奇葩的法律……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保护国内蚕农的利益而已。

不仅仅有丝绸保护法,还有类似的茶叶保护法……过程差不多,前些年有些人发现印度那边有些特别适合种植茶叶,就想跑过去搞茶叶种植园,然后消息传回国内,就引起了茶叶行业的强烈抗议……最后帝国搞了个茶叶保护法,禁制国内企业在国外推广种植茶叶,也禁制茶叶进口……

国内多少地方都指望着靠茶叶这种经济农作物发展地方经济,同时靠着茶叶加工来发展当地工业呢,比如王图昔年任职的河源府,茶叶经济可是当地一大经济支柱。

虽然王图已经从河源府调离,在广州城里任职广东参议一职,但是依旧强烈反对茶叶海外推广以及进口。

开什么国际玩笑,他就是在河源搞茶叶经济这才获得了足够多的政绩,进而走上三品高官行列的。

你搞茶叶进口,摧毁当地茶叶经济,这是打人家王图的脸面!

而类似王图这样力挺茶叶保护法案的地方官员可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在广东,福建,浙江,云南这几个重要的茶叶产地,那更是反海外茶叶的核心省份。

最终,茶叶保护法就正式出台成为了法律。

————

在经济农作物上,大楚帝国也不是什么都倾向于进口的,而是出于利益和利益之间的博弈……棉花也差不多,有支持棉花进口的,自然也就有反对棉花进口的,只不过目前国内支持棉花进口的声音占据主流而已。

棉纺工业是力挺棉花进口的,因为这样他们才有廉价优质的棉花可用。

同时国内大量关注粮食安全的官员以及农业专家们,也普遍支持棉花进口……因为在他们看来,棉花如果不进口,那么以国内的庞大棉花需求就会迅速拉高棉花价格,到时候大家都去种棉花了,而不是种植粮食了。

就和早些年的江南地区一样,随着纺织业的兴起,一度出现了棉花吃人的现象,最后棉花大规模进口,棉花价格回落,同时官府加大了粮食种植的监管以及扶持,这才扭转了局面。

因此,现在国内很多官员以及农业专家们,对那些能够影响到国内粮食种植,影响国内粮食安全的经济农作物,都是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这也导致了国内种植棉花的收益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到现在,除了专门的大规模种植棉花为生的棉农外,普通农民家庭,其实已经不怎么种植棉花了……小打小闹种植棉花再纺纱的话,还不如多种点果蔬花生之类的东西拿去卖,然后再购买棉纱织布呢。

这土地,也是有成本的,人家农民也不傻!

这一系列的现象,最终又导致了棉纱大规模进入农村市场……这也是国内无数小微型棉纱作坊、工厂的生存基础。

作为对比,成品布匹在农村市场就要小的多。

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经济持续发展,铁路,河运交通持续发展后,机制布匹价格进一步降低,民众收入持续提高等一系列因素后,成品布匹才逐步打开农村的市场。

在一些经济比较好的农村地区,如东部,长江流域等农村地区,基本上已经看不见农村妇女自行纺纱织布了,都是购买机制布拿回来做衣服。

但是在经济普通,乃至落后的地区,比如西南,西部,北方地区等地方的农村地区,成品布依旧没能做到全面占据市场,当地农村妇女还保留着自行纺纱织布的传统。

只不过按照大楚帝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发展趋势,估计再有个十年八年,哪怕是偏僻落后地方的农村地区,也不会再看见农村妇女自行纺纱织布的情况。

这一系列的现象,也导致了目前大楚帝国里的纺织行业,尤其是纺纱行业里,绝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作坊,微型工厂的模式而存在,并直接面向本地消费市场。

而能够做到真正工业化生产,参与剧烈市场竞争,为那些大型织布企业提供棉纱的大型棉纺工厂,其实也不多。

看似门槛很低,但实际上门槛非常高。

对供应链,对工厂管理,技术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要求!

这不是说棉纱很难做,而是想要做出来成本足够低,质量还靠谱的棉纱不容易……

这行业是属于非常典型的竞争激烈,毛利低的行业,在这种行业里,如果不是一开始就有雄厚的基础,后来者想要进去其实非常困难……不是做不了,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