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赋忙点头:“知道了。” 其实他没有去朱柏的地盘捣乱啊。到底是哪里惹到这个小阎王了。 丁赋鼻青脸肿被家丁们扶着跌跌撞撞走了。 朱柏望着他们的背影,心情无比好:仗势欺人的感觉原来这么爽。 他捡起地上的官帽递给吴伯宗。 吴伯宗接过戴好,一丝不苟地给朱柏行了个大礼:“多谢殿下。” 若不是朱柏,他今日这顿苦头是吃定了。 朱柏也规规矩矩还礼:“吴大人不必客气。本王也是临时手痒。不过,吴大人坚持原则这一点,本王甚是欣赏。希望吴大人以后一直能这样。” 吴伯宗说:“微臣可以为殿下做点什么吗?我从不欠人人情。” 其实他是有些忐忑的。 毕竟朱柏的无赖名声在外,方才帮了他,会不会向他提什么过分要求呢。 朱柏想了想:“你要非要还本王,就建议陈夫子在国子监教学生增加算术、地理和律法。本王不想国子监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书呆子。” 吴伯宗犹豫了一下,回答:“这倒是好事,只是皇上那里……” 朱柏笑了笑,不再说什么,带着人扬长而去。 吴伯宗站在桥上,目送朱柏远去,沉思:朱柏这人虽然不守礼法,不过方法总是最有效。 ----- 多了两个助手之后,陈南宾的国子监才算是正儿八经开张了。 吴伯宗来了后,向陈南宾建议教授算术,地理和律法。 陈南宾摆手:“先把经书典籍学好再说。不要学那些没用的。” 朱柏听吴伯宗说了,哭笑不得:这个陈南宾还真是迂腐死板得很。 难怪大明三百多年,硬是到末期才能出徐霞客、宋应星、孙云球和方以致这样的其他理工人才。 作为一个理工生,他之前看到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情势不扭过来,经济不发达,科技不进步,他也舒服不了。 他想了想对吴伯宗说:“不急,等本王找个机会去跟皇上说说。” 朱柏有事没事去国子监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官牙局能用的人。 那帮穷书生知道是朱柏赞助的他们,个个对朱柏心怀感激,毕恭毕敬。 朱柏去了国子监,他才知道,天下真的有读书人为了读书吃不起饭,衣不遮体。 大应天的深冬,滴水成冰,竟然还有人只穿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薄夹袄。 他皱眉盯着那人,脑子里想的是:他不冷吗?他不冷吗? 富贵他们也不知道这个“小阎王”在想什么,没人敢提醒朱柏。 等到下课的时候,朱柏才意识到自己浑然不觉,盯着人家看了半个时辰。 等朱柏再来,发现那个人没来。 他歪头想了想,问陈南宾:“夫子,那个只穿了件夹袄的人没来吗?” 陈南宾抬头眯眼看了看:“哦,也许可能没来。臣老眼昏花,暂时还认不得那么多人。” 朱柏哭笑不得,其实他也没记住那人的长相,就记得他衣服很破。 朱柏又去问吴伯宗:“吴大人可记得昨日坐在那里的那个人。” 吴伯宗犹豫了一下,小声说:“他大概是被殿下看得不好意思了,去打零工挣钱买衣服了。” 朱柏皱眉琢磨这件事:没钱买房租房,看病,这个他能理解。 毕竟买或租房子一次性投入多,治病却是个无底洞。 按照如今中城集市的价格,做件棉布棉衣只需要五六十文,做短工也就是个两三天的工钱。 要是老幼妇孺,他也能体谅。 可是作为一个青壮劳动力,只要肯干,怎么会吃不饱穿不暖? 国子监才开了几天就有人退学,影响太坏了。 大家有样学样,熬不到科举考完,国子监就没几个人了。 朝廷有没有人用,他不管。 如果大家都不读书,以后连官牙局都挑不出可用的人,就跟他有关了。 他问吴伯宗:“夫子可知道他住在哪里吗?” 吴伯宗:“微臣记得他好像叫欧阳伦,住在西城。那个名册上登记了住址的,待微臣翻来给殿下看看。” 朱柏拿到欧阳伦的住址,也不听课,也不挑人了,带着人就去西城了。 他一走,学生和夫子都松了一口气。 这个“小阎王”坐在这里,就算什么也不干,也让他们觉得压力很大。 朱柏在西城没找到人,心里想着这人能去哪里赚钱呢,又回到官牙局。 然后便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哆哆嗦嗦立在官牙局大宗货品交易那边的院子里。 因为这边的商户经常要找劳力来搬运货物,所以常有些人来这里找短工活儿。 啧,脑子也不笨啊。还知道来这里找活儿干。 朱柏暗暗好笑,也不过去,悄悄站在一旁看欧阳伦最后能找到什么活儿。 一个商人出来,在厅里叫着:“搬运粮食,一袋一百斤,五文钱一袋,要五个人。” 然后一堆人涌上去了。 欧阳伦没动。 朱柏抿嘴:一百斤,是有点重,这小子瘦弱的身板,估计扛不住。 然后又出来一个人:“搬干果,五十斤一袋,搬一袋三文钱,要五个人。” 然后涌上去的人更多了。 欧阳伦还是没动。 朱柏微微挑眉:嘶,这小子想什么。嫌弃钱少? 第三个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