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 相较于蕴藉一丝丝水运精华的青砖,或是接下来去往那些殿阁楼台的其它机缘宝物,天壤之分。 陈平安蹲下原地,双手笼袖。 陈平安仰起头,伸手摸了摸下巴胡茬,站起身,又尽量多搬了些青砖琉璃瓦。 咫尺物当中的旧物,一件没丢。 最后陈平安又点燃三炷香,插在道观遗址的两块青砖缝隙当中。 等到燃烧殆尽之后,轻轻吹了一口气,将些许灰烬吹散。 陈平安挖取青砖,都是整齐一排下手,没有东一块西一块,又抹掉了地面上的挖掘痕迹。 最后连方寸物都没有放过,与咫尺物一起装了三十多块青砖。 想了想,陈平安往自己斜挎包裹里,又装了一块青砖和两片琉璃瓦,沉甸甸的,让人觉得挺踏实。 于是陈平安又往包裹里塞了两块青砖。 这才下山去。 去看看那位心肠最软的孙道友。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这位孙道友什么时候再找到一件让黄师都要垂涎的重宝,也就是孙道友身死道消的时刻了。 而这位孙道友在向黄师高呼等我之前,其实以心声告诉了陈平安一句话:千万小心那秦巨源,道友最好别再出现了,趁此机会,捡了宝物就跑,越远越好,命比钱值钱! 陈平安觉得就凭这番话,就该让孙道友少去一个意外。 这趟访山寻宝,得宝之丰,已经远远超乎陈平安的想象,做梦都能笑醒的那种。 所以接下来,便是一场山水游历了。 若是再偶有所得,是更好,再无半点收获,也不差。 不过孙道人那串宝塔铃无缘无故的粉碎炸裂,很奇怪。 只是相较于这座洞府的处处古怪,好像又见怪不怪了。 哪怕陈平安方才又点燃了一张阳气挑灯符,依旧是天地清明的迹象,毫无污秽煞气。 陈平安这就没辙了。 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许多天灾人祸,其实就只是人祸。 陈平安绕过白玉广场上堆积成山的道观废墟,陈平安先前的翻翻捡捡,心细如发,手法巧妙,不会错过什么。 真要错过了,更无需多想。 陈平安站在台阶之巅,举目望去。 终于来了第二拨人。 相比第一拨人的鬼鬼祟祟,这伙人可就要大摇大摆许多。 是那个北亭国小侯爷詹晴,与芙蕖国人氏的水龙宗嫡传女修白璧。 陈平安往自己身上张贴了一张驮碑符,一路往下,掠如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