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十万兵锋【求票】 “立山河之志,铁骑绕龙城,大将之才,功不自持,民族之脊!” 霍去病在心里喝了声彩,目光注视着兵府内简片衍化的兵壁上,卫青的定语。 铁骑绕龙城,功不自持,民族之脊。 这短短的几个字,高度概括了卫青的功勋和他的人品。 正因为卫青带兵破匈奴龙城,汉人对匈奴才开始全面转守为攻。 但纵然立下如此大功,为一个民族立志,卫青却未自持其功,多年来一直谦和不争,故而能让皇帝降阶以迎,汉史唯他一人。 卫青的功勋,用民族之脊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包括卫青自己,看见兵府简上,给出民族之脊的评定,亦是不禁动容。 刘彻龙目聚威,同样觉得兵府给出的评定很好。 皇后卫子夫感触最深,心下忍不住悸动。 卫氏起于微末,外人多以为是她受皇帝宠信,卫青才有了领兵的机会,展示才华。 其实正相反,因为皇帝发现了卫青的兵才,才让她卫子夫更受宠。 皇帝在发现卫青后,大喜过望,甚至调整了对匈奴的策略,压上的是整个大汉的国运。 刘彻的气魄,卫青的兵才,方有了今日强汉的根基和连败匈奴的战绩。 现在,则还要加上两战便击溃匈奴王庭,天之骄子霍去病。 君臣三人的相逢,是上天对大汉最好的恩宠。 眼下的汉,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 …… 不论是霍去病还是之前的董仲舒,最多只能因势利导,而做不到直接干预兵府内的兵家排位。 所以卫青和霍去病在兵府内的位次,在十余名上下的时候,便双双停滞,并未继续前行。 甥舅二人,对具体排位,并不是特别在意。 两人皆为当世将领,还有比之前更辉煌的战役要打,眼前也不会是他们的最终评定。 且慢慢来。 他们不着急,但其他人却眼热无比,盯着代表两人,宛若山峦般位移的巨大简片,所有人的艳羡之情都难以抑制。 李广眼神炯炯,盯着那兵府上的排位,已经有好一会不言不动。 程不识素来沉稳,但同样两眼放光的盯着那兵府内的变化。 各家氏族之人,亦是眼神火热。 不论是皇帝,还是大臣,武将,氏族高门,当名和利、一切物质都变得丰足,便会开始追逐长生永治,或青史留名。 这一刻,有几人能平淡视之。 连皇帝刘彻注视那兵府排位,也有稍许艳羡。 名将功垂千古! 心酸的只有董夫子。 兵府简自行运转,内部有兵家烙印,映合天地气机,无法作假是没错。 但毕竟是他祭炼推动了兵府简的诞生。 对这座兵府,他有着不为人知的一些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 董仲舒本打算因势利导,用些手段,让霍去病和卫青两人在兵府内暂时没有排序,削弱他们的配享。 谋划的妥妥当当,但霍去病靠自己的兵锋,硬生生冲上兵府简,拦都拦不住。 现在,他辛苦祭炼的兵府,大半好处落在了兵家身上。 这波董仲舒已经放弃了后续计划好的事,就等着祭天开兵府结束后,回去先缓缓,想想接下来该干什么。 董夫子没好气的看向霍去病,却见其取出了两卷简书手札。 这两卷手札古韵弥漫,内含兵家气息,遂被霍去病祭出去,送入兵府。 “他还要做什么……”董仲舒心忖。 之前霍去病曾从卓怀那里,得到一份白起的手卷兵书。 又因为给道门修复五军护山大阵,得了一份道门珍藏的吴起兵扎作为酬劳。 这两卷东西,皆是稀有难得之物,蕴含白起,吴起分化的兵家烙印。 此时这两卷手札,便被霍去病送入了兵府。 “战可破国,杀意锋芒盖世,为秦帝业奠基,攻伐天下,所向睥睨,生死皆为人雄!” 这是武安君白起的定语。 那兵府内融入了他的手卷,卷中一缕独属于白起的神念烙印,遂被剥离出来融入兵府。 对应亚圣吴起的简片上,亦有霍去病送出的兵扎气息被剥离融入。 众人愈发好奇,冠军侯要干什么? “我大汉禁军何在?!”霍去病轻喝。 他这一声喝问,音量不高,却是轰传长安内外。 长安周边驻扎的禁军大营,十万禁军皆听到清清楚楚。 “左辅都尉军在!右辅都尉军在!安辅都尉军在!” 长安禁军三大营的首领都尉官长,听到郎中令霍去病的声音,齐声答应。 “在!在!在!” 各营内的校尉长也随之响应,声音震彻云霄。 在场的氏族,旁观的人群,都吃了一惊。霍去病这一生呼喝,十万禁军回应,让人神魂摇曳。 “陛下,臣想引一缕兵锋,重新祭炼兵府,请陛下允准。” 这种时候,不能把皇帝的风头抢了,霍去病躬身执礼道。 刘彻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让他便宜行事。 有些事,他和霍去病,卫青不久前刚探讨过,比如这次为什么广邀天下氏族聚长安,其中是有内在原因的。 并不只是让他们不远千里来观礼,祭出几件器物做助力。 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