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如虎添翼【求票】 历史上的南越国,是秦末位于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共历五任国主,国祚九十三年。 开国君主赵佗,本是秦将。 秦末,他乘秦亡之际,天下纷乱,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建南越国,定都番禺。 汉高祖十一年,南越成为大汉的藩属国,但期间数次反复,不听宣也不听调。 到武帝时期,刘彻发动对南越的战争,于元鼎六年,也就是距今还有十余年时间,才让南越亡国。 这是历史的脉络。 如今形势显然有了不同变化。 要知道大月氏早年在祁连山以北活动,一度和匈奴旗鼓相当,兵锋极盛。 汉乃至周边各方势力,对大月氏的国力,强盛程度都有所了解。 这次霍去病一举击溃大月氏,数日间令其亡国,消息传开,威慑四方。 自觉不如大月氏者,谁还敢和汉交锋? 南越即是其中之一,遂上书再次请降。 南越往昔多次称臣,但还是首次提出,国主要来长安觐见,将生杀予夺的主动权,交到了大汉手里,可见这次的归降不虚,和以往不同。 所以皇帝大悦。 霍去病破大月氏,连带的变化,就是让周边的一些国家,不敢与汉一战。 南越全盛时的疆域,包括南部沿海的大部分地区。 南越国建立最大的意义是让岭南从百族征战、刀耕火种的氏族社会,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又将异域文化和海洋文化,引进岭南乃至中原地区。 同时,南越国和周边海域的往来,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南越降,对大汉的造船技术,开海上商贸,获取沿海物资,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还有一个隐藏的利好。 上次霍去病击杀了子,获取其部分记忆,得知赵佗也是子的化身之一,受其影响,趁机亡秦。 子既然影响控制过赵佗,霍去病和茹泊虎都曾猜测,纵横道仅剩的几个余孽,执刀者,掌兵者,可能就在南越,至少和南越有关。 南越称臣,可让绣衣的人,顺势将其查个清楚。 “除了南越,康居国的请降,去病你怎么看?”皇帝问。 霍去病道:“想让人敬服,需恩威并施,不能一味镇压杀戮。这是陛下在臣七岁那年告知臣的道理。关于康居归降,臣也考虑过此事。 这次回来前,已经传讯让康居国主来长安,觐见陛下。 他们比臣还早动身,大概用不了几日就能到长安。” 皇帝嗯了一声,喜色愈甚。 他最高兴的是霍去病仍记得年幼时自己教他的东西,且知道为大局考虑,为他分忧。 皇帝扔过来,赐给霍去病的器物,是一把刀! 春秋以前,乃至更早的时期,先民们就开始铸刀。 这从春秋有刀币就可以看出。 但那时候的刀普遍很小,鲜少有长刀。 剑始终被认为是君子之兵,和汉文化更契合。 且春秋以前,一直都是车战配合步战的战争方式,剑更有用武之地。 刀的使用范围有限,不被重视。 直到战争形势变化,秦汉时期,骑战开始盛行,刀才逐步成为骑兵最普遍使用的武器。 霍去病喜欢用刀多过用剑。 那种大开大合,睥睨所向,狂风催敌的气势,是剑所没有的。 而皇帝赐予的这把刀,是一件传说中的兵器——鸿鸣刀! 相传鸣鸿刀是上古时期轩辕黄帝的轩辕剑出炉时,原料尚有剩余,由于高温未散,还是流质的铸造原料自发流向炉底,冷却后呈刀形。 所以一直有说这把刀是天地所铸,不假人手,乃百刀之祖,所有刀的爸爸。 黄帝认为这刀的刀意太盛,会反噬持刀者,恐此刀流落人间,杀戮众生,遂欲以轩辕剑毁之,不料刀在手中化为一只红色云雀,赤曦冲霄,消失在云际,从此不见。 该刀从材质和资历上看,足以与天下第一神剑的轩辕帝剑相提并论。 后世《洞冥记》有载:“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雀,赤色飞去云中。” 也就是说,这柄神刀在历史上确实曾落入武帝之手。 武帝得刀后,当成心头爱。 他最喜欢的一刀一剑,其中的剑是高祖皇帝所遗赤霄,是大汉的国剑。 刀就是鸿鸣刀。 霍去病知道此刀为皇帝所喜,所以刚才拒辞不受。 皇帝坚持赐予,他便接在手里。 “黄帝说这刀噬主不是假的,此刀凶气极盛,出窍必杀生,不然就要吸收主人的血。你要注意,尤其是在家里,不要拿出来观瞧,屏娴怀了你的子嗣,切莫惊了胎气。” 皇帝叮嘱道:“朕平素以帝气温养镇压这刀的戾气,又请墨家打造了特殊的刀鞘,伱也小心些。” 霍去病看了眼手中的鸿鸣刀。 这刀是绣衣使者出海探索时,发现有一孤岛,生机绝尽,寸草不生,一股杀意竟让周边沿海数里内没有游鱼,登岛探查,有不小的折损,才最终将此刀带回,成为皇帝的藏品。 眼下转到自己手上,则是上好的杀人器,如猛虎添翼。 刀鞘为黑色,用异兽之皮所制,上有墨家以灌浆法祭炼的青铜咒文,繁复精美。 刀柄亦为黑色,比巴掌略宽,刀体近乎垂直,带着很微弱的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