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南昌,这在大楚帝国内部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意外,毕竟这是早在预料之内的事。 哪怕南昌乃是江西省治,但是也无法掩饰其城防稀松,驻兵稀少的事实。 之前王家祯以及史可法等明廷东线上的高级督抚们,为了打造九江防线,把楚军挡在九江之外, 基本上是搜刮了安庐巡抚、九江巡抚、连带着部分应天巡抚、南赣巡抚等周边地区的绝大部分兵力。 要不然也不可能在九江防线上汇集将近五万兵力啊。 然而这么一来,也就意味着后方的南昌、抚州、瑞州、临江等城池也就不太可能有多少兵力驻防了。 如此情况下,当楚军在九江一线,通过攻克九江府治德化歼灭了明军三万余人,德安郊外战役、德安攻城战两场战役下来,又歼灭了明军大约七八千人。 这也意味着, 明廷部署在九江防线上的兵力已经被歼灭了大部分, 只剩下万人不到的兵力驻防湖口 同样也意味着偌大的江西中北部地区,彻底向楚军敞开了大门。 毕竟后方的哪怕是南昌这种省城也就只有两三千兵力驻防, 再加上两千左右从德安溃逃南下的兵力而已。所有老弱病残加溃兵们一起,也不过五千之数。 至于其他城池的守军就更少了,至于新标军之流更是一个没有。 哪怕楚军只是派了一个新成军,尚不满编的第七师在第一骑兵旅的配合下南下,甚至都没有配给专门用于攻城的独立臼炮团,南下攻打德安以及南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实战也是证明了这一点。 第七师用着几乎不可阻挡的态势拿下了德安后,又在南昌城内策反明军的配合下,迅速拿下了南昌城。 所谓的南昌战役,看似前面有好几天的封锁以及准备,但实际爆发战斗的时间只持续了大概一个上午。 入城的楚军第七师, 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全面控制了南昌城,并确保了城内诸多官方仓库以及民间粮行仓库的安全, 没有引起大火焚烧。 拿下南昌城后, 第七师主力却是没有在南昌城停留多久, 而是把当地的防务移交给了后续感到的第十一守备师之第二十二守备旅后,继续和第一骑兵旅配合南下。 后续第七师以及第一骑兵旅的任务还很重, 他们要继续横扫江西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诸多府县。 这些府县虽然都没什么明军主力了, 但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兵力驻防,一两千人驻防的城池还是不少的。 而对付这些驻防兵力不多的城池,南下的楚军主力部队第七师也是很干脆的分兵了,以两个步兵旅为核心,搭配了骑兵和炮兵以及辎重等部队,形成了两个各自五千多人的混成旅战斗支队分兵南下。 一部,既第十三旅沿着赣江直扑丰城,后续该部将会沿着赣江继续南下,攻打临江府、吉安府等地区,最后一路杀向赣州府。 一部,即第十四旅则是偏向东南方向先是杀向进贤,随后攻打抚州府、建昌府、后续不出意外的话,该部将会转道朝着东北方向沙区,进攻广信府、饶州府等地,最后陈兵于湖口,配合第一师等部队发起渡江作战。 当然,前提是第一师等部队迟迟没能发起渡江作战。 毕竟第十四旅想要一路南征北战,最终打到湖口去,哪怕是会有第一骑兵旅的配合,但是难度也不小,最关键的是所需要的时间不会少。 想要等到第十四旅完成诸多任务,最后出兵湖口,那估计都得一两个月以后了。 而第一师等部队,是等不了这么久的。 楚军东进的时间还是比较紧迫的,至少要争取在冬天到来至少拿下安寝,最好是能够直接拿下金陵城。 如此也就注定了楚军是不可能在湖口浪费一两个月时间的。、 至于说是不是可以让第七师这支南下兵力先不横扫江西中部以及北部地区,而是直接绕过鄱阳湖,直接杀到湖口去。 从军事上来说这个决策是可以的。 但是在经济上却是得不偿失的。 不要忘记,楚军东进的直接原因,往大了说是统一华夏之类的,但是往小了说,楚军东进的目标很简单并且纯粹。 那就是杀入赣北、江南,抢占当地的钱粮以避免财政破产! 所以攻破九江,杀入赣北之后,楚军的第一目标并不是歼灭多少明军,攻克多少城池,而是趁着明军那边反应过来之前,嗯,那些权贵士绅大户们带着钱粮跑路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江西北部以及南部地区,尤其是那些水运发达,良田甚多的赣江水系地区。 而这,也是第七师最重要的战略任务。 不客气的说,后续楚军东进所需要的钱粮,可都等着第七师攻城略地收取钱粮呢。 所以,第七师不可能说放任这么多钱粮不去抢占,反而是执行纯粹的军事任务,直接杀到湖口去的。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是经济的延续。 毕竟战争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之争。 而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国陆军里的各主力部队,依旧不归属各守备司令部所辖。 甭管是那几个暂编混成团,还是各主力师,乃至其他一些独立主力部队,还是说近卫军,通通都是不归属守备司令部指挥,而是由军务院直辖。 罗志学通过守备司令部的设立,也算是再一次明确了主力师和守备师之间的区别。 一个是主力野战部队,一个是地方守备部队。 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资源分配。 毕竟楚军里的各守备军,其实最开始只是为了安顿数量庞大的战俘,顺带把里头的一些能打仗的战兵挑选出来为自己所用。 但是真心没指望过靠着这些守备军打仗。 而实际上这些守备军的战斗力也不咋地,用他们来对付明军里的营哨兵那是可以的,但是用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