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机械公司开始小规模生产蒸汽机,并率先在池州煤矿公司进行实际应用,这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大楚邸报上都对这个消息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并称之为‘历史性的时刻’。 这毕竟是蒸汽机研究发明十多年来的第一次工业应用,其历史意义非常大。 这个消息再加上之前陆续铺垫报道的蒸汽机相关消息,也是让更多的人,甚至是普通人陆续得知了蒸汽机的消息。 至于工业界里更是把蒸汽机传的沸沸扬扬,不仅仅是煤矿企业极为关注,就连一些普通企业也极为关注。 其中就有苏秦纺织公司。 作为大楚帝国里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苏秦纺织公司不不仅仅规模大,而且一直都是极为重视技术,这十几年来苏秦纺织公司陆续通过直接投资,参股,自研等方式参与了众多纺织行业相关的技术研发。 除了纺织行业本身的一些技术研发,他们也极为关注相关产业,尤其是机械制造产业。 各类纺织机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为此他们长期和帝国内的纺织机研发生产企业汉天机械公司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 基本模式就是苏秦纺织公司出一部分研发资金或预购合同,汉天机械公司负责技术研发以及生产,然后共享研发成果。 其中最为典型的成功合作桉例就是骡机! 骡机,这是一种结合了手工纺织机以及水动力纺纱机优点的新型纺纱机。 手工纺纱机,在大楚帝国还盘踞在湖广时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特点是依旧采用人力,纺纱效率根据型号的不同对比旧式纺纱机提升数倍甚至十余倍。 就在新型的手工纺纱机研发成功没有多久,汉天机械公司就顺水推舟研发出来了水动力纺纱机。 水动力的纺纱机一次性能够纺更多的棉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只不过这些水动力纺纱机因为技术限制,纺出来的棉线比较粗,硬,进而织出来的布也都是粗布,质量只能说很一般。 当然了,虽然质量一般般,但是胜在成本极低,产量极大,更何况在这年头里,哪怕是粗布也大有市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穿得起精细布料衣服的,大部分普通民众的日常穿着,还是以粗布为主。 水动力纺纱机以及后续出现的水动力织布机,一起掀开了大楚帝国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浪潮,进而席卷全国乃至覆盖了大半个亚洲地区。 而苏秦纺织公司,就是这一场浪潮里的第二个玩家,并且成长迅速,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纺织公司,持续和汉天纺织公司争夺国内第一大纺织企业的名头。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在竞争中击败汉天纺织工公司,他们和汉天机械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双方一起出资研发新型水动力纺纱机,以求研发出来能够纺精细棉纱的新型水动力纺纱机。 经过数年研发后,终于在承顺十二年成功搞出来了骡机。 由此,苏秦纺织公司得以用水动力直接生产精细布匹,抢占以往依旧由手工纺纱织布机的中高端市场。 这也彻底拉开了大楚帝国纺织行业,全面转向机械化生产的浪潮。 在承顺十二年以前,棉纺行业里其实是机械纺织和手工纺织并重,水动力机械纺织以生产廉价的低端粗布为主,手工纺织则是生产中高端的细布为主。 然而在承顺十二年之后,骡机的出现,导致了水动力机械设备也能够生产细布,机械生产的成本可远远低于手工生产,后续几年,大楚帝国内的大规模手工纺织业逐渐退出市场,继而出现的是一家又一家大型的纺织工厂。 不过在家庭作坊行业以及农村地区里依旧大量存在,很多农民根本不管你机制布价格贵不贵……人家都是忙里偷闲,一天做一点,自己种棉花,然后纺纱织布自家用,生产效率低一些人家也无所谓。 所以,哪怕大楚帝国的纺织行业已经非常庞大,各种工厂多如牛毛,但广大农村地区里依旧有大量人家男耕女织,并没有购买机制布的习惯。 但是这无所谓,他们购买纺织机也是一样的……就算不购买纺织机,哪怕是购买打造新式纺织机用的零部件也是可以的。 什么?你说零部件也他娘自己搞……有这技术你还种个屁的田,随便开个小作坊都能赚大钱,再不济你进那些大工程里当个技术人员,也能赚不少。 所以,哪怕是农村里男耕女织,看似没有参与到市场当中去,然而实际上也参与到了市场,只不过以间接方式,纺织行业没有直接受益就是了。 然而即便如此,庞大的城镇人口以及部分富裕农民家庭所带来的纺织市场也是极为庞大的,进而催生了大楚帝国的庞大纺织工业。 截止到现在,大楚帝国国内仅仅是骡机工厂就有五百多家,而这仅仅是骡机发明并应用五年之后而已,说的也仅仅是中大型的骡机厂。 至于那些只有少量骡机的小纺纱工厂或者说家庭作坊,都没被统计在内……因为实在太多了,根本不好统计 其中的大部分中、大型骡机厂,其实也是由原先的水动力纺纱厂改进而来的,纯粹新建的倒是不多。 但是,骡机厂还在极为快速的速度增加着,恐怕不用几年,骡机厂的规模就能够突破道一千家。 这可是极为恐怖的数据。 而除了骡机厂外,还有相配套的织布厂、印染厂,毕竟骡机厂生产的棉纱,而棉纱要变成布匹,还需要经过织布的流程,这个时候布匹也只是纯白布而已。 要进入市场的话,还需要进行染色,还有一些布匹也会染上一些花纹,以满足市场上的不同需求。 各种棉纺工厂,包括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以及数量不多的成衣厂(主要生产特殊行业的制服,如工衣、军装等以及各类帐篷等等),这些全部加起来,甭管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整体来说,超过五十人规模的棉纺工厂,数以千计。 至于五十人规模以下的棉纺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