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球迷们失望的发现,进入国家队的双德不仅没有发挥出1加1大于2的倍增效应,甚至连等于2都做不到,反而出现了小于2的情况。 两个人由于无法在球权分配、攻防呼应等方面做到协调一致,所以在国家队都踢的非常别扭。 细想之下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 这两个在各自俱乐部队都身披8号球衣的中场大将,平时在俱乐部都是脚下持球的人物。 都是他们控球,别人给他们扯动拉出空挡,由他们支配球权。 到了国家队,到底球权该在谁的脚下,谁又去甘当绿叶,这实在是个问题。 看到自己国家队的竞争对手上来逼抢,兰帕德没有硬着头皮选择强行突破。 他把球交给左侧的蒂亚戈,自己则选择插上助攻。 看到兰帕德的前插给自己扯出了传球的空间,蒂亚戈没有选择做更为复杂的配合,而是直接一个过顶传球找前面的中锋德罗巴。 这也是穆里尼奥的一个战术套路。 如果能够把两条边路打透当然更好,如果不行,只要看到有较好的传球线路大可放心的用直传过顶球找德罗巴的头顶。 以魔兽的力量和身体,相信他是可以通过自己超强的单打能力在前面杀出一条血路的! 果然。 德罗巴跑出一个小斜线争抢落点,在他身后如影随形的是芬兰老将海皮亚。 这位芬兰足球历史上的传奇人物1999年在法国主教练霍利尔的征召下加入红军,很快成为利物浦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 在球队功勋雷德特纳普和福勒相继离队之后,海皮亚接过了队长袖标。 直到上个赛季,1973年出生的海皮亚因为年龄原因出勤率下降,他才主动交出队长袖标,并且亲手把它戴在了杰拉德的臂膀上。 两人同时起跳争抢落点,由于在空中进行了激烈的身体对抗,谁都没有准确的争到落点,皮球斜斜落地。 古德约翰森冲抢到落点,不等对方的后卫封堵,直接抢射一脚。 皮球高出了横梁。 斯坦福桥的主队球迷发出一片响亮的喝彩声。 接下来,切尔西围住利物浦的半场狂轰滥炸。 不过面对对方的顽强防守他们却始终找不到太好的机会。 上半场尾声阶段,兰帕德开出角球,舍甫琴科后点头球攻门被杜德克单掌一扑打在横梁上弹出底线。 这是舍甫琴科上半场唯一的闪光点,也是切尔西上半场最有威胁的一次进攻。 穆里尼奥在场边眉头紧锁。 他对两个边路的进攻非常不满意。 达夫因为受伤赛季已经提前报销,所以左路他不得不排出古德约翰森。 而右路的舍甫琴科也无法做到拉开对方左路空间的作用。 显然,乌克兰人真的不是一把边路尖刀的踢法。 下半场一开始,穆里尼奥就果断做出换人调整。 乔科尔上,替下舍甫琴科。 罗本上,替下古德约翰森。 显然,他要加大边路进攻的力量。 只有边路打活,利物浦的中路才能暴露出空挡,才能给兰帕德和德罗巴形成机会。 看到自己的老乡舍甫琴科被换下,贵宾席上的老板阿布下意识的摸了摸腮帮子上的胡渣。 他是真心不想看到舍甫琴科的状态低迷呀! 看到穆里尼奥率先做出调整,贝尼特斯却按兵不动。 第一,场上的这些球员表现不错,自己的战术意图完全得到贯彻落实,他没有理由换人。 第二,他也没人可换! 他只是大手一挥,干脆直接把阵型改为4231。 哈曼和比斯坎踢双后腰。 里瑟在左侧,杰拉德居中,路易斯加西亚直接回撤到右边路充当一个右边前卫。 如此一来,利物浦的篱笆扎的紧紧的,任凭你切尔西来攻就是了! 穆里尼奥一定想不到,当若干年后他自己用密集防守、快速反击这一套横扫欧洲的时候,早于他好几年就已经有一个西班牙教头把这一套用的非常娴熟了。 任凭他的球队对利物浦的半场狂轰滥炸,可是却始终没有得到什么太好的机会。 几次稍微有点威胁的射门也都来自禁区外的远射。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着,斯坦福桥的球迷们也逐渐耗尽了耐心。 每当利物浦死守的时候,他们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嘘声。 只是到后来你已经很难分辨出这到底是对利物浦铁桶阵的不满还是对切尔西破门乏术的不满。 最终,全场比赛结束,双方互交白卷握手言和。 虽然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的穆里尼奥故作轻松,先是挖苦了对手的摆大巴战术,又对次回合的比赛充满信心。 但是傻子都能猜的到,他的心里其实已经开始忐忑起来。 一周之后,欧冠半决赛次回合的比赛如期举行。 和首回合相比利物浦做了一个调整,解禁复出的哈维阿隆索顶替比斯坎重回首发。 而切尔西这边则直接把舍甫琴科放在替补席上,乔科尔进入首发。 然而,上半场比赛只踢了5分钟,安菲尔德的神奇就再度上演! 哈维阿隆索从后场中路发起进攻。 他一脚斜传把球交到杰拉德脚下。 杰拉德观察到了巴罗什的跑位,没有停球直接用右脚外脚背把球往前一挑,直接打到切尔西两名中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