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轮回> 第四十二章 加油,没用的东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加油,没用的东西(3 / 4)

,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嗯...”

“快醒醒,吃饭了。”

颜回睁眼有些迷茫,“我睡着了?”

葛轮将手上的水往颜回脸上一甩,“你说呢?”

休慕言拿出手帕递给颜回。

颜回顺其自然的接过擦脸。自从她去世以后,这还是第一次梦见她?最近是怎么了?

几人一起做饭,夜晚,几人一起用饭。

葛轮:“没了那个吵嚷的小姐,吃饭神清气爽。”

葛时晏:“哈哈!不行不行,笑出来了,不太道德。”

单如是:“可以憋着笑。”

葛轮:“没事,她听不见。”

三人对视,抬手碰拳。“嘿!”

相繇:“接下来的活找到了?”

葛时晏:“嗯,找到了,听闻有对苦命鸳鸯生前相爱,但是女方家不同意,那年幼的女子因为相思成疾去世了,现在她父母同意了,特意托我们将她女儿的骨灰送到男人家,与男人合葬。”

忘尘和尚:“?你的话充满怪异,那男人也死了吗?”

相繇:“什么叫让你们送?那闺女什么时候死的?出殡人做不到吗?”

葛时晏:“这...有活我就接了,没有想过这么多。”

单如是:“我也没有细问...”活是他和葛时晏接的,当时一听八十两,二人就乐的找不到北了,他们应该把来龙去脉问清楚的。

休慕言:“这么一想,确实很奇怪。”

颜回:“无妨,我们去坊间打听一下。”

相繇:“那你们去,我和忘尘在家做饭种菜,我和他还算聊得来。”

忘尘和尚:“我也帮不上你们,也只能种菜做饭了。”

颜回:“做饭种菜也是不容易的事。”

葛轮:“你们年龄摆在那儿,自然聊得来。”

忘尘和尚、相繇:...这是被说年纪大了?

葛时晏:“你们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如我们年轻人,打探消息这种事,还是我们来吧!”

相繇朝着葛时晏脑袋一巴掌,“少和葛轮学点乱七八糟的!好好一少主,别让葛轮带坏了。”

休慕言:“那我和颜回一组,你三一组。”

葛时晏、葛轮、单如是:“好!”

颜回点头。

葛时晏、葛轮、单如是去了女方家,问清后续。

休慕言、颜回去坊间摊贩问了女方以及男方的家底,晚上回到宅子,几人吃完饭,核对信息,发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休慕言:“卖早点的摊贩说,这一辈的赵家并没有女儿。”

几人:“没有女儿?!!!”

葛时晏一阵后怕,“那我们送的是什么?”

单如是头皮一麻,“...鬼吗?”

休慕言:“先听我把话说完。光和时期,当时天下大乱,南山各地□□,后来新帝登基,改年号为嘉平,战乱结束。”

“天下大乱时,各地教徒相互虐杀,死了很多人。新帝登基,颁布了很多利民的政策,只是这些政策都是基于人这个因素上。王显然意识到了,让官府便通过各种运动鼓动生育。戏曲宣传是政治任务之一。”

葛时晏:“不是,这怎么又扯到历史了?”

葛轮:“你先闭嘴。”

葛时晏:“哦,好的。”

休慕言:“想要知道前情后果,就必须要了解这一段历史。”

单如是:“嗯。”

颜回:“继续。”

“嘉平三年,戏曲《天仙配》横空出世,故事中,美貌仙女因为在天空寂寞难耐,‘思凡’了,于是下凡与一凡人成亲生子。”

“故事中仙女因为农人‘忠厚老实长得好,身世凄凉惹人怜’,农人却抱怨:‘我哪有心肠看娇娥...你为何耽误我穷人工夫!’仙女见对方执意不走,农人自揭伤疤,盼仙女知难而退:‘大姐说话欠思忖,陌路相逢怎成婚,何况我卖身傅家去为奴,怎能害你同受苦....你何苦做我穷汉妻,我上无片瓦遮身体,下无寸土立足基,大姐与我成婚配,怕的是后头来连累于你挨冻受饥’。”

休慕言夹着嗓子开始唱词,

颜回:“咳!这段略。”

相繇:“别,还挺想听的。”主要是他夹子嗓子唱曲有点搞笑。

休慕言:“就是,我唱的不好听吗?”

葛轮:“唱的真好听,让我回想起了还没投胎之前的阴曹地府,有一种回到了家的感觉。”

葛时晏:“如听仙乐耳暂鸣(耳鸣的鸣)”

忘尘和尚:“我...没意见。”

单如是傻笑,“呵。”属实夸不出口。

颜回:“您继续。”

休慕言一听来劲,“你们猜,听了这话,仙女是怎么说的呢?她的回答掷地有声:‘上无片瓦不怪你,下无寸土我自己情愿的,我二人患难之中成夫妻,任凭是海枯石烂我一片真心永不移。我爱你,与天帝无关。’”

葛时晏:“哇,好浪漫!”

葛轮:“同道之人啊!幸会,幸会。”

单如是:“不理解,但尊重。”他可是过了一辈子穷日子的人,这辈子都在梦想暴富,呵呵呵,下无寸土?真要是愿意过那苦日子,他就不回去当术士,学法术了。

休慕言:“不是天定,不是宿命,是对婚恋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天仙配唱出了当时女性对婚恋自由,婚姻自主的渴望心声。”

“当时曲子《天仙配》一出,万人空巷。”

“在鲜少有婚恋自由的嘉平,《天仙配》是少数可以拿来抒发情感的作品,它歌颂夫妻同心,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于是故事描述的美好画面成为当时女性对新婚恋模式的向往。”

“此后,同类故事争相上演,戏折子《姑获鸟》从同质作品中脱颖而出。”

相繇啧了一声,“所以,这和要送的骨灰有什么联系吗?”

休慕言:“有。当时才十五的一名姓赵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