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一旦出任外官,就算有着京官翰林的底子,不至于全然无希望入内阁。但经历过这么一番外派,再入权利中枢的难度将会倍增,甚至是从零开始! 所以在明朝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进士初选美官,则惟循资而可立登要地。一除外职,则虽有才而或终滞下僚。” 意思就是进士选拔成为翰林美官,只要循规蹈矩熬资历就能登入要害部门。而一旦去了外职,哪怕有才仕途也将停滞不前,终成职位低微的官吏! 而且更重要一点,京官享受的政治资源,更是外官所不能比拟的。就好比于谦问罪,他入仕了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关系,还不如沉忆辰这个年轻人! 另外长时间不在皇帝面前刷脸,圣卷再怎么隆盛,也会随着时间冷澹下去。一代新人换旧人,当你好不容易再返回京师,却发现当红政治新星已然不是自己,那真就是亏大了! “沉修撰……不太合适吧。” 朱祁镇迟疑的说出这句话,他自然明白翰林外派为官意味着什么,就算山东治水形势比较紧急,私心也不愿意这么做。 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祁镇性格属于那种,你只要获得了他的认可,哪怕是个奸臣,他也会玩命罩着你的皇帝。 就好比王振差点没把大明弄亡国,朱祁镇在翻身之后,居然还给他建造“旌忠祠”祭拜,这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回禀陛下,沉修撰乃三元及第,六元魁首,在天下文人士子中享有极高声望,可以力排众议。” “并且沉修撰以一己之力修《寰宇通志》,精通水利地理,就连徐编修这篇《治水策》,也是经过了沉修撰的审阅跟认可,天下再无第二人更适合担此重任!” 王佑在大义凛然的说完这番话后,却悄悄的朝着王振传递了一个眼神。 没错,他的这番言语,就是王振的谋划! 当初受降礼的警告失败之后,王振与内官监掌印太监唐童对话,就想着再给沉忆辰一个教训。 当时王振就想着在沉忆辰仕途上,造成一些坎坷,让这小子吃点苦头才能明白自己的好。 只不过那时候他心中还是有着一丝“爱才”之心,加上不愿意跟成国公所代表的勋戚集团决裂,于是收着手没打算把事情做绝,只要沉忆辰服软就好。 结果万万没想到,沉忆辰得寸进尺公然与自己作对,那么就不存在什么手下留情的说法,斩草必除根! 外派为官只是王振的第一步,后续一旦沉忆辰治水失败,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听到王佑的推荐理由,朱祁镇也觉得有几分道理。沉忆辰学识、能力俱佳,三元及第的翰林清贵身份,也足以在地方服众,综合起来确实比徐珵更为合适。 就在此时,成国公朱勇出列说道:“启禀陛下,犬子年纪尚小,入仕未深,恐难当此重任!” “还望陛下择其更优人选。” 就算顶着徇私顾亲的骂名,成国公朱勇也必须得出面阻止沉忆辰外派。治黄河水患难度天下皆知,就算真的能做到治理黄河,此去也不知哪年才可以回朝。 三年一大比,要是沉忆辰在三年之内没有治理好黄河之患,新科状元一出来,谁还顾得上昨日黄花? 而且这是王振谋划之事,以他小肚鸡肠的性格,定然会极力阻碍治水成功。沉忆辰要是这么去了山东治水,朱勇几乎可以预见会出现怎样的结局,此事决不可为! 看到成国公朱勇站出来了,王振脸上闪现出一抹厉色,如果今日让沉忆辰逃过此劫,那么以此子的聪慧跟勋戚集团的帮助,日后再想要抓住机会就难了。 所以他也咬了咬牙豁出去道:“万岁爷,沉修撰的能力在朝野内外有口皆碑,就连奴婢身居宫中都有所听闻,成国公这是谦虚了。” 听到这话,成国公朱勇怒目圆睁,一股久经沙场的气势澎湃而出。 王振,你是一定要置我儿于死地吗? 既然选择了硬刚,那么到了这一步成国公朱勇就不可能再退缩,就在他准备继续推辞的时候,朱祁镇把目光却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杨溥。 “杨爱卿,此事你怎么看?” 杨溥是托孤重臣,文官之首,资历地位朝野中无人能比。 廷议本身就需要听取各方意见,现在朱祁镇也陷入了私心跟大义的挣扎中,此时就需要一位老成谋国的重臣来定调了。 “回陛下,老臣认为少司空(工部侍郎)之言可行,沉修撰确实在各方面为不二人选。” 什么? 听到杨溥这句话,成国公朱勇满脸的不可思议。 王振的陷害之心,可谓路人皆知。沉忆辰再怎么说,也是走科举之路上来的文官,你杨溥身为文官之首,却帮助阉党为虎作伥? 面对朱勇这震惊神情,杨溥细不可闻的叹了口气,他很欣赏沉忆辰的公心大义跟才华,但此时除了惋惜之情外,却别无选择! 原因很简单,勋戚集团的出面站队沉忆辰,不单单是王振感到忌惮,文官集团更为担忧。 对于文官集团而言,宦官王振再怎么权势滔天,也不过是一时瑜亮,终究有衰败的时候。而沉忆辰所代表的勋戚集团一旦登场,武人治国将天下大乱,征战不休! 两害相较取其轻,王振属于可控的范畴,武人却不可控。 终明一朝,文官对于武官的防范,都要远甚于宦官。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决策也不能说是错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等权阉,权势巅峰期相加起来,也不过才二十来年,一代文官都熬不死。 但武人要是掌权了,越到王朝末期就越无法控制,最终将各种藩镇割据,文官彻底沦为附庸。 王振、杨溥的支持,让朱祁镇心中都天秤出现了一边倒的倾斜。 思索了一会儿,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