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虽然自称是皇族之后,但他无权无势,基本上没什么人鸟他。 要不是他跟公孙瓒一同拜了卢植为师,想当上平原县令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之所以出兵北海,目的就是为了打退黄巾军,跟孔融打好关系。 毕竟孔融可是孔子的后代,那名声可是响当当的。 然而却不想会半路杀出个华雄,所有风头都让华雄一人给占光了。 刘备叹了口气,朝孔融拱了拱手,打算离去。 就在这时,华雄大笑着走了过来。 「刘玄德,你怎么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要离去?」 华雄故作亲热地挽着刘备的手。 如果有可能的话,刘备这辈子都不愿意再看到华雄一眼。 但此刻的他,可是只得强笑道, 「太师大人公务繁忙,玄德不敢打扰。」 「这次我能收编黄巾军,玄德你出力可不小。」 华雄不说倒罢。 他这一说,刘备身后的关羽和张飞,二人脸色别提有多难堪了。 刘备这次出兵,既没有跟孔融打好关系,也没有收编一点黄巾军。 非但如此,还把自己好不容易攒来的家底,三千骑兵还给折损大半! 而华雄却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 「所以就算再怎么公务繁忙,我也要来送送你的嘛。」 华雄笑眯眯地看着刘备道。 刘备面色如常,朝华雄弯腰行礼。 「太师大人肯亲自前来相送,玄德深表感激。」 三人又寒暄一番,刘备这才带着自己的结义兄弟,以及士卒,离开剧县。 华雄眯着眼,看着刘备的车队,浩浩荡荡地朝远方行去。 一旁的高顺悄悄走上前,轻声道, 「主公,我看这刘备心性深沉,忍耐力极强。若有机会,怕是成为咱们的心腹大患。」 华雄哑然失笑。 这个高顺,看人还是蛮准的嘛。 他笑着摇头道, 「不必了。」 刘备现在势力孱弱,没什么根基。 自己只要不给他机会,他就无法成大事。 区区刘备,实在不足挂齿。 华雄笑着转过身,和孔融等人回到府邸。 「太师大人,下官有一事相求。」 孔融忽然开口道。 「孔大人有话尽管说,不必客气。」 「是这样的,北海郡地处偏远,再加上连年战乱,百姓可以说是民不聊生。」 「因此下官恳求太师大人,能够免去北海郡今年的赋税。」 孔融目光炯炯地看着华雄。 一旁的太史慈也轻声道, 「是啊,太师大人,希望您能大发慈悲。」 他在北海郡待了许久,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 华雄大笑道, 「你们二人的心意,我是明白的。其实我也正有此意。」 孔融和太史慈二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还生怕华雄不肯同意呢。 「除了免去今年的赋税外,我会另外给百姓们,免费提供种子、农具,以及耕牛。」 华雄把在洛阳城周边推广的垦荒活动,简单介绍给他们。 「太师大人,你……你这简直就是爱民如子啊!」 「我替北海郡的百姓们,谢谢太师大人了!」 孔融和太史慈顿时露出激动的表情,纷纷站起身,朝华雄行礼。 华雄笑着把他们搀扶起来, 「俗话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能做的,只是让百姓们在这乱世中,生活的更好点。」 华雄的一番话,差点没把孔融、太史慈听得流出眼泪来。 多么好的太师,身居高位,仍然心怀苍生! 「太师这句话,说的是正好。无论天下兴亡,受苦的永远是百姓。」 太史慈感叹道。 孔融的心情平复下来,由衷地说道, 「有这样的太师大人,真是北海百姓的福气,也是朝廷的福气,更是泱泱华夏的福气。」 这一通马屁,把华雄拍得是身心愉悦。 紧接着,他们又聊起关于黄巾军的问题。 「太师大人,这剩余十几万的黄巾军,已经选拔出五万人。 但剩下将近七万人的老弱病残,该如何处置?」 太史慈问道。 「不如就交由孔大人处理吧?」 华雄看向孔融。 但孔融苦起了脸, 「太师大人,你这不是为难我么? 我北海郡哪有那么多粮食,可供七万人用?」 他这话倒是实话。 管亥围城索要粮食,孔融不是没有动过给粮保平安的念头。 但剧县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粮食。 凭空多出七万张嘴,孔融也是非常头疼。 「这个你放心,粮食我自然会提供的。」 华雄的话,让孔融松了口气。 只要粮食够,他巴不得人口越多越好。 毕竟在古代,衡量当地官员政绩,最主要参考的内容便是人口。 「不过这粮食,我不是免费提供的。」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