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己的种,自己上辈子的冤家,不能打死,不能打死。 “明志啊,明天你就去当阳书院去读书吧。” 柳明志的动作停了下来,呆呆的看着自己的老子:“读书?为什么啊?读什么书啊?” 柳之安盯着一脸糊涂的长子,恶狠狠的道:“还有半年秋闱就要开始了,此次州试你倘若不给老子考个举人的功名回来,老子我一定把你小子塞回娘胎里重造。” 柳明志手中的糕点掉了都没有发觉:“老头子,你玩真的啊?” 柳之安瞪着长子:“你看老子像开玩笑吗?老子说到做到,到时候考不上举人功名,你不死也要脱层皮,你可以试试。” “咕嘟。”柳明志咽了口吐沫:“不对啊,不是说商贾子弟不得参加科举吗?” “当年太祖建国之后北击草原袭扰我边陲重地的各族联盟,可是常年大战,国库日渐空虚,供应大军的粮草逐渐提供不上,太祖因此被围困在边疆颍州城中,后来当时的宰相便上书给太祖皇帝,可以向周围的乡绅富商征集粮草。” “后来哪?这跟商人子弟参加科举有什么关系?” “太祖是穷苦人家出身,体恤治百姓,自然明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不能无缘无故向着乡绅富商征集大军所需的粮草,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是卑贱,于是太祖便下令,但凡向朝廷捐献一定数目的银两,便可以允许其后辈子弟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老头子,你捐了多少?” 柳之安满不在乎的道:“五万两。” 柳明志双眼成了铜钱状:“那得是多少钱啊?” “所以,你也知道那是不少钱,这次辜负了老子的五万两,老子,老子疯起来自己都害怕,你给老子好好掂量。” “咕嘟。”柳明志小心翼翼的问道:“老头子,我考功名为了什么啊?咱们家什么都不缺啊。” “考取功名当然是为了当官了。” “那么当官是为了什么?” “当官当然是为了敛.......嗯哼...脸....脸上有光,光宗耀祖。” “真的这么想?” “当然不是啦,当官当然是为了报效朝廷,善牧黎民,为朝廷开的天下太平,为圣上守得一方安宁。” “那我不去读书,我好吃好喝,有花不完的钱,喝不完的酒,为什么要去考取功名,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才不去哪。” “逆子,你当真不去?” 柳明志毅然的点点头,坚毅的说道:“不去,说什么都不去,我柳明志身为柳家儿孙,天生铁骨铮铮,绝不会为强权所屈服,你就算把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去,打死都不去。” 柳之安蹭的站了起来对着一旁的管家柳远说道:“柳远,给我请训子棍。” “且慢,柳伯牵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