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虽,已有两年光阴。然朕终归年少,政法不通,权令不明,以致于朝野上下,政令闭塞。 朕心甚是难安,唯恐有负两代先帝厚望,致使我大龙江山社稷潦草鄙陋。 自古以来,明君治世,赖有贤臣,圣君治国,仰仗雅贤。 并肩王柳明志,国之栋梁,为睿宗,武宗先帝所倚重。 朕以孝治国,岂敢不效仿之。 兹令并肩王柳明志,即日起回京述职,担任摄政王,总揽国政。 辅佐朕承两代先帝寰宇之至,以开万世基业。 钦此。” 柳明志愣愣的看着小德子,脑海中全是兹令二字。 经过短暂的沉寂,小德子乐呵呵的收起了圣旨,谄媚的看着有些呆滞的柳明志。 小德子还以为柳明志高兴的失神了呢! “咱恭贺王爷,这摄政王之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风光无限啊。 相比你总揽北地二十七府军政要务的一字并肩王,摄政王可是总揽天下一切政务。 王爷不愧为人中龙凤,先是两代先帝倚重,如今陛下更是对你圣眷浩荡。 以后咱们同殿为臣,咱可就仰仗王爷您了。” 柳明志回过神来,看着笑呵呵的满是奉承之色的小德子,将目光看向了小德子手里的圣旨。 “王爷,接旨吧!” “咳咳.......咳咳..........” 柳明志脸色忽然绛红的闷咳了起来,身体摇摇欲坠间急忙扶住了一旁的椅子,这才令心神紧绷的众女松了一口气。 小德子也是吓了一跳,急忙上前搀扶,抬手轻轻地拍打着柳明志的后背:“王爷,您没事吧?您可别吓咱啊!” 柳明志扶着椅把,缓缓地坐到了椅子上。 “德公公,恕本王不能接旨了。 柳明志一介外臣,何德何能敢居于总揽国政的摄政王之位,折煞柳明志矣。 请德公公转告陛下,先帝对老臣隆恩浩荡,柳明志岂敢背信弃义,违背先帝镇守国门之遗旨回京述职。 柳明志只好斗胆抗旨了。 况且本王自感染风寒,身体每况愈下,精神不佳,药石难治,名医束手。 如今道路堵塞,定然要舟车劳顿,本王的身体怕是吃不消了。 回京述职,实在难为也。” “这.........” 小德子神色为难的看着柳明志一副病入膏肓的脸色,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王爷,真的不能回京述职吗?” “咳咳.........嗯哼...... 德公公,本王实在无力也。 请陛下恕罪。” 小德子犹豫了良久,看着柳明志有气无力的样子踌躇的点点头:“王爷保重身体,那咱就不叨扰了。 回京复旨耽搁不得。” “一路顺风,恕不远送!” “王妃,公主,诸位夫人,咱告辞。” 众女看了看夫君病恹恹的脸色,无暇跟小德子,神色担忧,应付了事的点点头。 “公公慢走,恕不远送!” 柳松急忙开始引路:“公公这边请!” “有劳了!” 柳松引着小德子远去之后,众女急忙围住了柳明志。 “夫君,你没事吧?” “夫君,你哪里不舒服,妾身马上去找大夫。” 众女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充满了担忧之情。 “无大碍,你们去给为夫煎药吧,为夫先休息休息。” “好好好,我们马上去。” 众女马上朝着后院赶去,眨眼间正厅之中只剩两名丫鬟还在候着。 柳明志目光怅然的望着大雪纷纷的阴暗天空,紧了一下身后的大氅,步履略显蹒跚的朝着内院走去。 身影说不出的寂寥。 兹令! 没了王印的柳明志在你看来就如此的不足为重吗? 唉,终于啊。 你我君臣之情,终至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