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原本的结尾十分满分是十分的话,那路易吉续写的这个,可以说是零分,也可以说是十分,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十分。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波动,是因为这出结尾真的是难以想象! 在安格尔看来,这绝对不是狗尾续貂,而是一个跳出了框架的新视角。 歌者告别了海灵,乘坐在一个破旧的木筏上,漂进了无波无浪的寂静海峡。 夜幕降临,他仰望着漫天的星空。 看着星光投映的大海,看着夜幕重重下的遥远光芒,在这个时候,路易吉再次开口了。 正常的结尾,这里并不需要太多唱词,用旋律与伴奏声就能演绎歌者的心路。 但路易吉并不知道真正的结尾是什么,他选择了开口。 这里无法唱歌,也没有办法表现任何旋律,于是,他的开口不是唱歌,也不是旋律,而是一段独白。 一段没有唱词的心灵的念白。 念白的语言,不是任何一种人类所了解的语言,就连安格尔都完全没有听过类似的语言。 这种语言仿佛拥有跨越时光的能力,是一种能直击心灵,又仿佛能直达宇宙深处的声音……聆听这种语言时,甚至还能感觉到语言之中有一种肃穆的宗教感。 这种奇妙的感觉,仿佛将安格尔拉回到了童年。夜空之下,他坐在乔恩的身边,看着乔恩用不知名的语言,对着星空低吟。 同样的未知的语言,同样的充满肃穆与宗教感,同样是对宇宙深处的感念。 不过,乔恩是用这种念白是在渴求,渴求着宇宙深处的“天神”,期望未知姓名的伟大天神能让他重新回到地球,见到自己的妻女。 而彼时,乔恩所用的语言,是托斯卡纳语,而他嘴里的念白,则是《神曲》。 如今,路易吉所念的语言不同,但那种与“天神”对话的感觉却是相似的。 只是,乔恩是卑微的请求天神的垂怜;而路易吉则是不卑不亢的,与那宇宙深处亘古就存在的未知天神对话。 念白的语气时而平淡时而乍起波澜,让人感觉,他似乎在询问着天神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或许是关于哲理的,我从何来,又将何去? 又或者说是关于真理的,真理何在,真理可存? 又或者其他深奥而玄妙的问题。 最后天神有没有回答歌者,同样没有答案。 在漫天星空之下,这一个个与未知天神的询问,或者说对于本我真知的质问,却是成为了这《海灵华赞》的最后一幕。 结尾的一段念白,悠远而绵长,似是遗憾,似又所悟。 同样是开放性的结尾。 但原版和路易吉的这一版,截然不同。 要问哪一版更符合《海灵华赞》的整个调性,安格尔会觉得是原版。 但要问安格尔喜欢哪一个版本,他必须承认,哪怕听不懂那一大段的念白,他还是更喜欢路易吉的版本。因为这一版本,将《海灵华赞》推到了另一个高度! 可就算安格尔喜欢,并不意味着这个结尾就是好的。 为什么安格尔会说,0分也可,10分也行,超过10分也可。 因为0分,在于很多人无法理解这里面的深意,所以会认为调性和前面的旅途完全不一样。或者说,理解了深意,却认为这是一种僭越,而僭越在信徒眼中是无法原谅的行为。 10分则是这个改编本该有的高度,也在于它被认同了。 至于超过10分,不仅仅认同了这个结尾,甚至还看到了,路易吉写出这个结尾时,他的高度。 是的,就是高度。 或者说,格局。 这是光羽巫师所无法描绘出来的格局,是升华到了与宇宙神灵对话的极高的格局。 歌者从一而终的追求是好,但歌者如果能跨越到更高的格局,更好! 所以,安格尔无法给他评分,也无法去比较哪一个版本的结尾更好。 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经典至极的演出。 而随着路易吉的念白结束,幻豚也抵达了岸边,此时,小丑脖子上的倒计时还足足有十分钟。 本来全程限时五分钟的赛道,最后路易吉完成挑战的时候,倒计时还有十分钟。这有点荒诞,但又好像在意料之中? 毫无疑问,第三赛道路易吉成功通关。 现在就看他的得分了。 而得分的高低,其实有一个指标可观察,那便是观众的反应。 当路易吉结束表演后,观众沉默了许久,似乎还沉醉在路易吉所营造的那与天神对话的场景中,甚至主持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过了很久很久,主持人才率先回过神。 他咳嗽两声,用有些干涩的声音道:“真是……太令人震撼的表演了。我甚至怀疑,我这辈子可能无法再欣赏到比这更令人感动的表演了。” 一开始还有些干巴巴的,但后面越说越顺,说到最后,观众也回过神来。 观众席爆发出了一阵前所未有的热烈欢呼,还有整齐划一的掌声。 当安格尔听到这些热烈的掌声后,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些观众还有点欣赏水准……或者说,这个特殊梦境的造梦人是有欣赏水平的,不是那种原教旨主义者。如果是后者的话,大概率就是在指责路易吉的僭越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特殊梦境的造梦人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应该,就是这个主持人了。 如果是类似海伦之梦的特殊梦境,弄死造梦人,那特殊梦境肯定会结束。可惜,这个特殊梦境并不是杀戮型的,无法通过杀死造梦人离开。 安格尔在心中感慨的时候,路易吉已经被聚光灯拉到了半空中。 他正对面的霓虹彩灯,几乎瞬间爆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