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流失,重则身死道消。”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元忌可知道那些先古之师想了何种办法?” 说到这里,海殊菩萨看向了杨桉。 杨桉心中一跳,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难道这就是万事万物凡是沾染修行,都会承受代价的原因?” “没错!” “曾经以灵或者浊而修行的一切法已经不再适用,既然动用体内的法力就会导致灵浊失衡,索性先古的修行者都从根源上改变,舍弃旧法,创造出了与法力匹配的新法,也就是我等如今所修行的功法术法。” “可是这种来自于生灵之上的力量,始终凌驾于法之上,无论何等法,终究只是御力的一种手段罢了。” “也就是说,其实灵浊失衡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办法能够解决?”杨桉好奇问道。 “元忌天资聪慧,一点就透。” 海殊老和尚再一次对杨桉进行了赞许。 “新法从来都不是为了平衡灵浊,因为那不是人力所能影响,所以新法的创造,实则是为了平衡人与法力!” “外界的法力我等无法影响,但是已经凝练入体内的法力,却是可以通过修行者肉身与灵魂的部分牺牲,将失衡的浊引入肉身与灵魂之中,以此达到人与法力之间的平衡!” “这种方式,我们将其称之为……污染!” “也唯有如此,修行者才能不用担心灵浊失衡而身死道消,以自身作为容器,承受浊的侵蚀与污染,同时驱使来自灵浊平衡的力量,达到更高的境界,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在自身走到尽头之前寻找新的生机!” “所以……其实所谓的代价,实则就是灵魂与肉身被浊所侵蚀和污染而产生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 杨桉心中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果然是一个天大的隐秘。 “然!” 海殊老和尚点了点头,认可了杨桉的说法。 “但是为什么浊的力量会大于灵?如果是灵大于浊呢? 修士遭受浊的污染便是承受各种代价,可若是以旧法修行浊,以自身肉身与灵魂容纳灵,是否能够起到相反的结果?” 杨桉的心里冒出了一大堆的念头和疑问,此时也顾不上自己和海殊老和尚之间的地位差距,开口问道。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他深深的好奇心,不弄个明白就会感觉体内有无数的蚂蚁在爬一样。 对于杨桉举一反三之举,海殊菩萨倒是没有任何的抵触,反而显得很耐心。 “灵是一直存在的,也是亘古不变的。 但浊却是在不断壮大的,这个世界存在了多少年,浊便已经壮大了多少年,法力之中的浊已经越来越多,可以说,如今的整个世界都受到了浊的污染。 所以灵不可能大于浊!” 海殊老和尚一次性回答了杨桉两个疑问。 “至于你所设想的方式,曾经的先古修行者也并非没有尝试过,并且一开始也证明了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但是! 能以这种方式成功者寥寥无几不说,且同样会受到灵浊失衡的影响而承受代价,体内之灵也会越来越少,最终彻底被浊污染,身死道消。 这也是为何这种方式未能流传下来的原因。” “古有云:人力平衡,是之为仙;人不量力,是之为仚。仙道可期,仚路自殒! 实际上所说的其实就是新法与旧法两种方式!” 人力平衡,是之为仙;人不量力,是之为仚!!! 听到海殊老和尚的话,杨桉只感觉自己的呼吸都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心中更是如掀起滔天巨浪一般。 仙和仚! 原来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区别! 原来……这就是仚。 那么地仚法碑……难道其上的所有功法术法,并非是修的是新法的仙?修的实际上是旧法的仚?! 那么地仚法碑……难道其上的所有功法术法,并非是修的是新法的仙?修的实际上是旧法的仚?! 命鹤门内,凡是修行了《妙道解数》,其实都是在修仚? 那他岂不是也同样修的是旧法,而非新法?成的是仚而不是仙? 想到这里,杨桉只觉一口气都差点背过去,连呼吸都是一滞。 仙是修长生,但仚却是短命种。 难怪世人皆知仙而不知仚,敢情修这个的都已经完犊子了。 命鹤老贼!引我入歧途,当真是害人不浅啊! 杨桉心中发出哀嚎,可想着想着却又突然一顿。 哦,不对!我有金手指啊,那没事了。 他被海殊老和尚的一番话震惊到了,这才意识到自己能净化,根本不需要承受任何的代价。 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被浊侵蚀和污染,和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这也不由得让杨桉联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他的金手指,是不是把体内失衡的浊,全都吞噬了,所以能够一直维持灵浊平衡,这才不必承受任何代价? 还是说,是让他体内的灵得到了壮大,以此来维持灵浊平衡?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重要也不重要,他既然拥有了这个特殊的能力,百利而无一害,用就完事了,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可若是不搞清楚的话,杨桉心里总觉得有点不踏实。 未知,就代表超出掌控,自然也会有一种不安全之感。 不过这个问题暂时没法得到解决,也没法依靠他人,只能等他将来达到更高的境界之后再去摸索。 以他现在的修为境界来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