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 第653章 黑胖朱高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3章 黑胖朱高炽(2 / 3)

多奥妙与忌讳。

虽说因为大明军事学院,军政分离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让五军都督府的权力下落,而兵部的权力正在上涨。

要是放在任何朝代,这对于兵部来说都是好事。

可现在嘛,就不好说了。

陛下还在呢,尤其是关注兵权,一旦有涉及兵权上的事情,搞不好就要掉脑袋。

那么多开国功臣,就是最好的例子,凡是牵扯到兵权的,就没几个好过的。

兵部能做的,就是好生的揣摩太孙殿下的用意,这在调兵方面,才能让太孙满意。

是给强将,还是弱兵,又或是调动哪个卫所,都是有讲究的。

如果太孙想要打击凉国公,那么就不能让先前的部下跟着去了。

如果太孙是真要让凉国公去办事,那自然要上精兵强将才行。

选统领的名单,这些都是兵部要去做的。

一番讨论和分析过后,茹瑺决定看凉国公自己意见,去选跟随过去的部将。

安南东都,升龙城。

这里是安南王室所在,也是安南最为繁荣的城市。

随着胡季牦被拿走京师后,整个安南的平叛也就结束了。

但是大明的军队并没有撤离,而是在主要的城市布防起来。

很显然,往后的安南,基本上要生活在大明的管制下了。

安南王室,目前也仅仅保存个名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权。

那些地方割据的势力,自然是全部归顺了大明,当然,这样的归顺只是名义上的,等大明军队走了,可就不好说了。

“告诉他们,我不见,谁也不见,让他们好生过日子吧,不要打这些小心思。”

安南王陈颙,曾经的太上皇,现在当然是只能称王了。

听着侍卫说外边有数位老臣联决求见,陈颙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绝了。

他们的心思,陈颙怎么不明白,无非是想把自己拉出来,为他们自己谋取更多的权力罢了。

也不想想,安南已经变天,大势如此,又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单单就今年来说,从大明过来的官员就有上千人,几乎安南这边重要的官职,全部都换成了大明来的官员负责。

地方军还好,宫廷禁卫军已经名存实亡。

大明建立安南军事学堂,只有通过大明军队的训练和考核,才能继续当兵,否则就给解散掉,作为劳役干建造,种田事宜。

而最主要的,是大量的汉人迁徙到安南来,稳固大明的统治。

不管是陈颙还是这些老臣,都很清楚大明现在的想法,可谁能有什么办法呢。

难不成跟大明去对着干?

陈颙才没那么傻。

当初如果胡季牦成功了,也没他什么事,至少如今荣华富贵不缺,最基本的体面也有,这就已经足够了。

王宫虽说保留,但大部分的区域已经被大明所占用,作为议事。

陈颙仅仅是在寝宫这块。

整个安南,现在除了刘胜外,也就是朱高炽了。



起在倭国的日子,朱高炽感觉在安南要舒服多了,至少没什么需要太忌惮的地方。

刘胜现在八十来岁了,虽说身体还算是健朗,但精力肯定法跟上。

除了一些大方向的事情,基本上的事务都交给了朱高炽在处理。

朱高炽是皇家子孙,就身份来说,在整个安南是最尊贵的。

不管是靖宁侯叶升,还是普定侯陈桓这两位如今驻扎在安南的将军,也得是要给朱高炽几分面子。

只是现在的朱高炽变化很大,整个人比在倭国的时候瘦了许多,同时也由当初的白胖变成了黑胖。

毕竟是热带,稍微待的时间长一点,就会晒黑。

在没有防晒霜的如今,谁都没有办法避免这个事情。

“先生,这安南的土着,简直是我见过最为懒散的,比之倭国,可是要相差太大了。”

安南官道上,上千精兵簇拥着一辆马车缓慢行驶。

在这马车上的,正是朱高炽跟夏原吉。

朱高炽来到了安南已经大半年了,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选择待在富饶的东都升龙,西都清化。

而是听从夏原吉的建议,亲自到大部分的安南地区巡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高炽本身是很懒散的,毕竟身体有这么胖,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要管理地方,那么就不能只是听从别人的谏言,这样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容易做出错误的决断。

“这里物产丰富,水稻一年三四熟,雨水丰富,无须大量灌既,所以安南百姓你自然就没我大明百姓那般勤劳。”

夏原吉在马车上,一手拨动着算盘,一手在纸面上做着记载。

听着世子殿下的话语,头也没抬的随口说道。

这些些许有些不敬的行为,朱高炽显然根本没有在乎。

这些天来,夏原吉可要比朱高炽忙碌多了。

作为世子,他主要是看,了解。

但夏原吉就不一样。

每个地方的粮食储备,土着部落的人员情况,包括各地粮食的种植,他都会一一详细进行记录。

越是对安南了解透彻,夏原吉的心里就越发震撼。

在他刻板印象中的贫瘠之地,竟然粮食的产量是大明都没有办法相比的。

这一点已经是超出了夏原吉的认知。

如果中原王朝的君主们,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