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陛下跟太孙要去安南。 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情。 首先就是路线上的确定,自然是要走陆地而非海路。 海上风险太大,易有不测之风云,真要遇上什么海上暴风雨之类的,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陆地上基本就非常安全了。 现在的大明内部,还算是非常平稳的,且爷孙俩的出行,安保队伍当然是非常庞大。 随行大军是必然的,虽说耗费肯定不小,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也谈不上有什么多大的负担。 爷孙俩要南巡的消息,很快就在朝廷里散播开来。 这自然会受到不少文官的反对。 其实就外出而言,曾经朱元章也少次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到民间进行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这次来自于文臣的反对,也不是因为安危什么的,主要都是在担心陛下的身体状况。 现在陛下本来就已经感染了风寒,还想着出去蹦跶的事情,上奏反对是作为臣子们的一片孝心。 当然,这也就是走个形式而已,朱元章已经决定的事情,很少会有什么改变。 臣子们也并非是真心的反对。 现在距离洪武三十的年关,也就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按照推算,这年的冬天是打算在南边渡过了。 既然是如此的话,自然就不是简单的爷孙俩。 基本上宫里头能够一起的,都会带着一起。 后宫的这些妃子,包括年纪已经不小的皇子皇孙们,都会带着出去涨涨见识。 像是叶月清包括其他几位妃子,除开苏丹娜因为怀孕的关系去不了,其他的都会带着一起去。 且说去到更南边,温度也要高上不少。 差不多开春气温回暖,就可以再次返回南京了。 筹备很快就开始。 首先就是邸报的传播。 皇帝要南巡,这自然不可能说瞒着,相反更是要大张旗鼓。 好早些让地方的官员知晓,皇帝要过来了,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还有就是禁卫军的跟随。 能够护卫皇帝安危的,自然是要整个大明最为精锐的军队。 军队的人数不能少,也不能多。 按照现在的情况,朱英暂定为五万人就差不多了。 其实这个数目就历朝历代皇帝出巡来说已经非常多了,一般来说就一两万人,很少会带着五万人的。 说到底还是现在大明国库充盈,根本不用担心花销的问题。 五万人看似不多,实则到了地方,还会有地方上的军队跟随。 也算是阅兵的一种。 其他皇帝每次出巡,都还得好好算账,计算成本。 这出巡的目的,一是体察民情,二也是游山玩水。 什么名胜古迹,优美景点当然是不容错过了。 和后世差不多,皇帝出巡也是要有攻略的。 这些攻略自然是 臣子们来安排。 哪里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都得是统统安排上。 而在这出巡期间,还有一个关键。 那就是每到一个地方,都是会通知当地百姓。 首先就是百姓对皇帝的热情欢迎,排场指定不能少,要充分体现出百姓对于皇权的认可。 再就是上访的问题。 地方上官员没处理好的桉子,或者是一些受了冤屈的百姓,在陛下巡查到达之后,都有权力直接告御状。 真有那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员,自然就会被直接给处置了。 谁还不想出去玩啊。 仅仅是定下的第三天,朱元章就从床上起来了,气色一下子就变好了,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旅游嘛,谁都喜欢。 尤其是皇帝。 这次的路线是从南京出发,然后通过合肥,湖北,江西,湖南,广州,广西。 再从琼州坐船到安南。 最后一站则是占城。 朱元章也想去看看孙子。 朱允炆在占城已经去了不短的时间,虽说大孙才是最重视的,可这不代表朱元章对于朱允炆就没有感情。 从时间上说,朱允炆其实是一直陪伴在朱元章身边的。 自小也在宫里头长大。 现在就藩去了占城,其实朱元章口头上没说什么,心里头还是有几分想念。 趁着南巡,刚好也能去看看。 并且这次去占城,对于大明的扩张也有很好影响。 作为大明皇帝,太孙。 完全能够以保障安危的名义,取代占城的关防。 总不能说大皇帝来了,还让占城的军队去驻守吧,当然得全部是大明军队才是。 这一点上,由不得占王不答应。 到时候至少是二十万以上的军队入驻占城。 说起来,最开心的自然是要属陈慕月跟阿娜妮亚了。 阿娜妮亚这还是来了大明后,第一次回到占城去。 陈慕月则是第二次回安南了。 前有远洋舰队,这次又是陛下南巡。 很多聪明的大臣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很少说皇帝巡查会有跑到本国疆域之外的,但这次陛下的目的地定在了安南,占城。 从政治上来说,这对于大明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