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剑是仿着越清剑做的,触感光滑。
姜繁接过,心头触动一瞬,解释了一句:“我并未生气。”
她抬眼看向谢雁鸣,棕色眼瞳在晨曦下呈现出琉璃之彩。
“我不知道你昨日为何轻易动摇,但修道之人修长生,你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可以救下更多的生灵,何必要做这不必要的牺牲?”
谢雁鸣与姜繁对视,在她的目光中扬起一抹笑容,使他苍白的面色多了几分生动。
“嗯,我知道的。”他笑道:“昨夜是我犯了糊涂。我小随师父在世外修行,不曾见过这等场面,一时没想清楚。”
姜繁也笑起来:“日后不再犯糊涂就好啦。”
两人谈过之后,便又转身去帮村民。日出东山,薄云淡淡,一片狼藉的山脚,隐隐有笑语。
待村庄差不多迁移完毕,姜繁也累得够呛,她告别刘广茂,决定去附近的县城休息几天。
长时间的野外生活她实在抗不住,非常想念柔软的床铺和香甜的饭食。
谢雁鸣倒是十分习惯,不曾有任何不适应。
姜繁晃晃悠悠地御起那柄木剑,往最近的肃县而去,谢雁鸣踩着越清剑跟在她身后。
到城门处日头已经高高挂起,所幸并无几人排队,很快便轮到姜繁她们。
城门卫低着头道:“路引。”
姜繁拿出路引文书递过去,见谢雁鸣没有动作,提醒道:“师兄。”
谢雁鸣抬眼,茫然:“什么?”
城门卫检查过姜繁的路引,抬头见这两人气度不凡,便耐心重复了一遍:“路引文书。”
姜繁见谢雁鸣轻轻摇头,连忙朝城门卫道了声歉,拉着谢雁鸣到了一边。
“师兄,你没去办过路引?”
谢雁鸣摇头:“我与师父在山中修行,极少下山,用不上。”
姜繁杏眼微瞪,惊讶道:“那你之前如何进出城镇?”
“直接进去。”谢雁鸣将手中的越清剑往上拿了拿:“没人拦得住我。”
姜繁:……
这倒也是,方才若不是她停下御剑从城门进,谢雁鸣就直接踩着剑进城了。
而他这番姿态进了城,就等于宣告了他方外之人的身份,哪会有人找他要路引。
*
肃城,城门口的汤饼铺子。
简陋的木杆布幡支起来的汤饼摊,一对夫妇手不停歇的忙碌着,招呼着刚进了城的行人,煮着汤饼的大锅冒着热气。
“来两碗汤饼。”
“好嘞!”
姜繁坐在汤饼摊前的长凳上,手撑着下巴,望着城墙处。
她是想进来休整的,自然不想闹得人尽皆知,因此姜繁从城门光明正大地进来,谢雁鸣只能抽个空子从城墙偷翻入城。
这汤饼摊子就在城门口,方便接应谢雁鸣,当然,姜繁也必须承认,这香味也确实诱人,尤其是诱她这种戒食多日的人。
汤饼也就是面条,条状的面条在滚水中煮出麦香,更有咸油辣醋的调味气息与其一道翻滚,初春的天气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驱散寒气,让人浑身舒爽,光是闻闻便有些口齿生津。
“呲溜——”
姜繁咽了下口水,等等,她没出声啊?
她视线下移,桌边一个穿着粗棉小衫,干瘦面黄的女童正盯着别人碗里的汤饼流口水:“呲溜!”
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女童怯生生地抬眼,捂住自己的嘴巴,闷声闷气:“我不是故意的。”
姜繁弯起眉眼,温声道:“没关系”
她扫视一周,却并未见到明显与这女童一道的大人,正欲问她,一个高瘦的汉子大步迈了过来。
他肩上跳着担子,里头有各种小物件,扁担头上挂着几个面具,汉子放下担子,拿起一只拨浪鼓,着急地拉过女童。
“妞妞,爹可算找着你了!快跟爹回家!”
女童一把被搂住,挣扎起来:“呜呜呜!我不要!不要!”
拨浪鼓被晃得哐当响,引起众人注意,汉子歉意地笑了笑:“小儿顽劣,我这就带她回家。”
说着便强行抱起女童,要塞进他的箩筐里,女童一直哭闹,汉子竖起眉毛黑脸喝道:“闭嘴!不许再哭!”
女童被吓住,随后又剧烈挣扎,一双短腿不停地踹向汉子,奈何力量悬殊,汉子并不在意这点疼痛。
他按住女童的双手,捂住她哭喊的嘴,正要放进箩筐里时,一只素白的手拉住了他。
他抬头,只见方才坐在桌边的女郎站在面前,一双杏眼目光沉沉。
“你是这个女娃的爹?”
姜繁盯着汉子的五官,明显的子女宫低陷,无子女面相。
汉子咬牙想挣脱姜繁的钳制,发现手臂完全动不了。他眼里闪过一丝晦暗,转瞬又将捂着女童的手移开,惊呼道:“错了错了!不是我家妞妞!”
在姜繁松手之际,汉子快速地将女童递给她,挑起担子跑了。
煮好汤饼的妇人正把姜繁的那份端上桌,疑惑道:“怪哉!自家的娃也能认错?”
“他不是我爹!”女童终于能说出来,抓着姜繁的衣领哭得撕心裂肺,姜繁拍了拍她的背安抚:“许是做贼心虚。”
她朝那汉子打上一个印记,便不再管,招呼道:“婶子劳烦再给我一副碗筷。”
“哎!”
姜繁哄着女童坐下:“莫哭莫哭,饿不饿?要不吃汤饼?”
她接过婶子递过来的碗筷,从自己碗里分出一小份放在女童面前,柔声道:“很香的,先吃了再哭可好?”
或许是饿了,女童停下哭声,一口一口吃起了汤饼。
谢雁鸣过来时,便见姜繁和一个四五岁的女童坐在一起吃着汤饼,对面的空位上放着另外一碗。
他收起剑,在姜繁对面坐下,视线落在女童上,问道:“这小娃娃哪来的?”
谢雁鸣动作轻,女童埋头只顾吃,待听到他开口时被吓得一抖。
姜繁拍了拍她的背,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