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
当前宫内和天下最瞩目的焦点,便是宫内的德妃和淑妃的肚子。
皇帝明政即位九年,只有先皇后产下了一个女儿,这便是大公主明华了。但皇后产后身体愈发虚弱,在明华公主四岁那年就撒手人寰,空出了皇后的位子。
好巧不巧,宫里的德妃和淑妃几乎在同一时间怀孕,太医院禀报说,大致也会在同样的时间生产。
德妃是太皇太后的外甥孙女,同出于四代皇后,累世簪缨的高川林氏世家。而淑妃不止与当今太后有亲,显然还更得皇帝明政的恩宠。
宫里宫外私下的议论甚多,大致都是,必然是淑妃最后能正位东宫,得皇后的位子,一些妃子命妇,竟然有意无意地往淑妃的玉衡宫走动得勤快些起来。
太皇太后也着急抱曾孙,便遣了太医院的太医分别给德妃和淑妃诊了脉,太医回禀说,两妃都是男胎。于是,宫内与前朝,隐隐就拉开了两派,有渐成水火之势。
趁着太皇太后的千秋寿诞,众妃嫔和众命妇都在的时候,太皇太后与太后和皇后便当众共同赐下口谕:
德妃和淑妃,谁先诞下皇子,谁便母以子贵,正位东宫。
于是,水面上围绕两宫的争斗便稍稍停歇了下来。
随着时间推移,两妃的生产之日便逐渐近了。
——弘光九年,初夏,翠玉苑(德妃居所)——
女儿的产期将近,高川林氏的当家主母林夫人近日都随侍在翠玉轩。
德妃和林夫人都清楚,太皇太后派来诊断的穆太医也曾实言告知,德妃肚子里的胎儿,其实脉象并不像男胎,却十有八九是个公主。
但德妃并不慌张。
只因她的庶妹林联珠,也刚被穆太医再次诊过脉,林联珠肚子里的,应是男胎。
林联珠当时都被宫人唤作小周夫人,她是被林夫人唤进宫来看姐姐的,她在宫里住了许多日子,每一日德妃都将自己的养胎燕窝花胶和参汤补品分给她,当水似的给她灌,灌得她怪不好意思的。
这一日林联珠喝完一盅滋补汤水,听说德妃的产期便是这一二日,便挺着肚子跟嫡母和姐姐告别:“姐姐,今个儿我还得回家了,太医说我产期比姐姐略晚些,但是大差不差也快到了,我怕到时候跟姐姐撞上,别给姐姐添乱。反倒不好。家里你的妹婿也给我准备好了产婆一应准备,我还是回家待产吧。”
德妃一声不啃,歪在榻上用一根银挑子低头搅合着自己钧窑莲花盏里的羊乳燕窝。
林夫人便笑道:“跟你姐姐客气什么,都是自家人,你便在宫里把孩子给生了吧。”
林联珠怪道:“母亲别说笑话,没有在姐夫家里生孩子的理,我还是得回去,家里催了几日了,别让您女婿每日惦记着。”
林夫人淡淡笑道:“不生也得生,这也由不得你。”
林联珠正要说什么,忽然肚子里一阵阵痛。她身体一歪就要倒,两位侍女便准备好了似的一起上前将她扶住。
林联珠满头是汗,痛得喊不出来,
她只得震惊地抬起头看她的嫡母林夫人,又转头去看依旧低头不语的德妃。
她又颤抖着将手指伸进嗓子眼里扣着喉咙,想把刚刚的汤药抠出来。
林夫人却一脸淡然:“来不及了,你们将小周夫人扶进后面密室,小心着点。”
待到掌灯时分,内屋里的医女便出来朝林夫人和德妃点点头。
此时窗外突然爆起一声惊雷。
德妃一愣,紧接着肚子里便是一阵阵痛。
一位小宫女冲出门去喊道:“穆太医!德妃快生了!”
宫里登时一片大乱。
——弘光九年,初夏,翠玉苑(德妃居所)——
德妃的这场生产历时颇久,德妃在产房嚎了半夜,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到了。
德妃难产了。
无数宫女、太医、都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热水、参汤如流水一样往里送,血腥气越发浓厚起来,皇帝、太后、太皇太后都在翠玉苑的花厅里等候着。
皇帝明政根本坐不住,在花厅里转了很多个圈。
听说德妃待产的妹妹小周夫人林联珠听到姐姐的生产这般艰难,吓得胸闷难受,一时晕倒在床。
太皇太后身边的穆嬷嬷便领着小周夫人的侍女前来请示皇帝,请求分一个太医前去诊治,给小周夫人诊脉压惊开药。
太皇太后勃然大怒,斥责小周夫人添乱,给高川林氏抹黑,叫她即刻滚出宫去。
小周夫人随后脸色惨白,浑身发抖,挺着肚子爬出来给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帝谢恩,但太皇太后、太后和皇帝根本没耐心看她。
她登时被几位嬷嬷塞上轿子,由太皇太后宫里的穆嬷嬷和皇帝身边的李公公押着,拿了皇帝的手谕,连夜送出宫去。
随后天上暴雨倾盆,电闪雷鸣。
在一片嘈杂声中,翠玉苑里面传出话来:
皇长子降生了!
——弘光九年,初夏,西华门——
当年的林联珠被一顶轿辇抬着连夜送出宫去。
谁会知道呢?轿子夹层里放着的,是那个装着小小女婴尸体的木盒子。
谁知那一日突然骤然狂风暴雨大作,雨水淋湿了轿子,也淋湿了装着尸体的小木盒。
在靠近西华门的城墙之下时,小太监持着皇帝手谕,正与守备禁军交换出宫公文,正在此时,陈嬷嬷竟然耳尖地听到,那木盒子里发出了一声幼猫似的啼哭。
幸好当时有惊雷闪电经过,陈嬷嬷立刻叫停轿子,大喊道:“小周夫人产子啦!”
数百禁卫军还来不及支起来棚子,太医院的太医也还来不及赶来,陈妈妈和穆尚宫,就进入轿子中,一阵忙乱,随后在风雨中托举起了那个原本应该死去的小女婴。
那个孩子经过雨淋和轿子的颠簸,就在暴雨和闪电中,在众禁军围观之下,舞着小手,蹬着小腿,复生了。
陈嬷嬷和穆嬷嬷将孩子草草用衣服裹好,塞到周夫人的手里。
周夫人彼时周身透湿,她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