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苏河直接揽下赚钱的工作。 加税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但完全不可行。 苏河的办法是卖工业品,他一直推进工业化。 这个时代,工业是最赚钱的产业。 生产多少商品,社会就能消化多少商品。 这段时间,苏河一直忙于写小学的教材。 现在只建立基础的重工业,都没有建立挣钱的轻工业。 只要他做出几件赚钱的工业品,就能解决现在统领府的财务危机。 众多官员,听到苏河把这件事揽下。 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一起共事这么长时间,他们都知道苏河不轻易说出承诺。 一旦苏河说出承诺,必然能把承诺实现。 但他们心中都有些疑虑,二十万两银币的缺口,这实在是太大了。 他们也想不出来,除了加税之外,做什么能短时间,筹集二十万两银币。 “在我实行计划之前,有一个政策,需要和大家讨论一下。 那就是专利政策。 我发现有很多老师傅,他们掌握着祖传的绝活。 却怕被别人轻易学去,利益受到损失。 如果没有儿子传承,他们宁可把这些技术带到棺材里,也不会交给徒弟。” 王仲策认同道:“确实是这样,我父亲这种不在乎门户之别,谁来学医术,他都教的医生。 整个汉中城这么些年,也就出了我父亲一人。 敝帚自珍,才是传统工匠传承技术的情况。 古代很多珍贵的技术,就是这样失传。 别说工匠,我们读书人也这样。 很多家族藏的孤本书籍,一般情况下,都不借阅给外人观看。 人性就是如此,谁都希望自己后代,要比其他人多一些本领。” 苏河也认同王仲策说的情况。 “我提出专利政策,就考虑好了人性。。 当公开技术获得的利益,远大于自己私藏技术时。 所有人都会仔细考量,到底公不公开技术。” 苏河与在场的官员,开始讨论专利政策。 主要是苏河讲述他设计的专利政策,其他官员,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一些补充。 他们很快达成一致意见。 专利分为集体专利和个人专利。 集体专利主要是公司等机构申报,公司获得专利带来的利益。 个人专利是个人申报,申请人获得利益,可以很多人共享一件专利的收益。 一个技术申报专利,就等于公开这个技术。 专利保护期是五十年,可以根据情况,申请延长保护期。 在专利保护期内,其他人使用专利,必须要获得授权。 没有获得授权,私自使用,惩罚获得利益的十倍罚款。 户部罚没八成,两成给专利受益人。 专利申报属于哪个衙门,户部尚书李志升和工部尚书张德志争了好久。 这是能创收的衙门,他们都想由自己管理。 苏河认为公司申报在户部,交给户部管辖专利。 他让李志升抽调人手,在户部成立专利司。 只需要一百文钱,就能申报专利。 新专利,严格审核发明人。 旧有的专利,按照先到先得的办法登记专利。 有争端,让他们去大理寺打官司。 他们开完会议,其他官员都离开凌云殿。 苏河让妻子王文君,把家里的药方都申请专利,在医生群体中宣传,申请专利的好处。 他同时让铃音,在《汉中周报》详细准确宣传统领府的专利政策。 报纸找到几个典型,宣传他们申报专利,获得的好处。 《汉中周报》专门根据专利政策,做出一系列专题。 铃音身为汉中报社总编辑,一直在旁听记录会议内容。 苏河写教材时,特别是语文书,就专门把标点符号和白话文语法,作为语文的重点讲述内容。 现在统领府发布告示,都是文言文繁体字一版,白话文简体字一版。 《汉中周报》除了特殊内容,整版都是简体字白话文,上面还标注拼音。 方便购买《汉中周报》的官吏和百姓,学习简体字。 现在各大酒楼的说书人,都给客人读报。 《汉中周报》上面的内容,都会被人反复阅读,逐字解析。 …… 苏河召集一批工匠,来到一间空旷的工厂中。 他们面前摆放黄道婆改进的纺纱机。 它一次性能纺三个纱锭,是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纺纱机。 直到一百多年后,满清大力强化腐儒愚民政策。 华夏的技术发展停滞,西方因为大航海,技术蓬勃发展。 它才会被大英工人发明的珍妮纺织机超越。 纺纱机的旁边,是现在主流的织布机。 苏河想要挣大钱,除了加税之外,只能发展工业。 现在能发展的初级工业,就是以冶炼金属为代表的重工业。 还有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苏河只记得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的基本原理。 这两项关键的技术,能让纺织业摆脱手工业发展,正式进入工业化时代。 让苏河彷制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他没有这样的本领。 但他面前的这些工匠,他们都是最出色的一批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