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他感觉自己大腿被抱住,听到阵阵的哭声。 这是他二儿子苏雷,正抱着他的大腿哭,用他裤子擦着鼻涕。 小家伙长得太快,他半年多没见,已经快认不出来。 大女儿苏蓉,怯生生的站在他面前,用手捻着衣角说道:“父王,抱抱。” 苏河抱起了每一个儿女,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如山一般的父爱。 他这才走到王文君等妻子的身边。 安抚了两位还在襁褓中,看到他之后,哇哇大哭的小家伙。 他们一家人,乘坐一辆大车赶往后宫。 苏河看向王文君吩咐道:“文君,你以后居住在坤宁宫,作为后宫的管理者,要先制定出后宫的规矩。 规矩不用太森严,儒家礼教那一套,就不用在后宫搞。 皇子公主,由他们母亲亲自抚养。 王子公主小时候不分家,等到他们小学毕业,再让他们独自居住。” 苏河认为,历朝历代暴君昏君层出不穷。 这与他们小时候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皇宫生活太过恶劣,过着朝不保夕的生存环境。 很多王朝,把皇子交给皇后抚养。 这主要是儒家礼学制度下的嫡母抚养制。 孩子交给后妈,还是与他亲生儿子有极强竞争关系的后妈。 这样的孩子能培养好,那才是奇迹。 孩子从小感受不到亲情,性格会渐渐扭曲。 从小没有教育好,等到他们掌握巨大权力,肯定会肆意妄为。 大明皇帝容易出奇葩,这与皇子从小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苏河带着妻子们游览皇宫,安排各位妻子居住的宫殿。 皇宫中的建筑,这段时间重新经过修缮,看上去就充满着活力,不再是死气沉沉。 ……………………………… 吴诚带着王仲策等人,走近东华门来到文华殿的文渊阁里。 “众位大人,这就是内阁所在地。 不远处的那栋建筑物是武英殿,军方的都督府的都督和总参谋长,都在这里办公。 旁边就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宫。 突发什么事情,可以及时找皇帝商量。” 王仲策等人来到文渊阁中,这里的布置和汉中的内阁差不多。 吴诚高兴的说道:“这段时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筹备登基大典。 我不是礼部的官员,对于登基大典筹备的磕磕绊绊。 连我的本职工作,都放下很多。 现在登基大典的工作,我就和内阁做交接。” 吴诚知道自己的身份,只是顺天府知府。 内阁和礼部的官员都来到京城,他肯定没有办法继续主持登基大典。 还不如早点把这个工作都交出来。 他主动交出来,面子和里子都好看。 王仲策微笑着点头吩咐道:“吴知府已经准备这么长时间,对登基大典都非常熟悉。 登基大典由内阁牵头,礼部负责主办,吴知府在一旁协助。” 王仲策作出安排,登基大典肯定要交给礼部。 但吴诚也有苦劳,已经快准备好,肯定要分一些功劳给他。 王仲策看向礼部尚书宋康年:“宋尚书,礼部刚到京城,能正常运转起来,完善登基大典吗?” 宋康年立刻保证道:“请王首相放心,登基大典交给我们礼部,绝对能完美的运行。 我们礼部对这种典礼最为熟悉。 我带来的礼部官员,很多都是筹备过王上称王大典的官员。 王上也不喜欢这些典礼的礼节太繁复。 这更减轻了,登基大典筹备的难度。” 王仲策闻言点点头,让礼部尽快工作。 礼部首要工作是筹备登基大典,次要工作是筹备恩科。 内阁来到京城,国家各个衙门开始正常运转,处理这段时间积压的事情。 王仲策让郑子良通报,他要面见秦王苏河。 在来时的路上,内阁已经筛选好,各个府县的主要官员。 内阁也提出一些政绩突出的官员,作为各省巡抚的备选,提供给秦王苏河选择。 ……………………………… 李凤鸣在齐刚毅的引领下,他来到皇宫中的武英殿,这里是军队的指挥中枢。 齐刚毅介绍道:“都督府、总参谋部、陆军部、海军部、还有我们青龙卫等衙门的办公地点。 都在承天门外原先的五军都督府所在地。 武英殿这里,是我们这些军方高层值班的地方。 王上遇到突发情况或重大问题,会在乾清宫召开御前会议,文武两方派遣官员参加,商议国家大事。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大部分国家遇到的问题,在御前会议就能解决。” 李凤鸣一路走过来,他也听着齐刚毅讲述这段时间京城的变化。 他向齐刚毅询问道:“京城这里只是禁卫军的番号变了吗? 王上有修改其他军队番号的想法吗?” 齐刚毅摇了摇头,道:“我暂时没有听说,王上有修改其他军队番号的想法。 只是京城的军队特殊,王上已经和我说过。 正常情况下,青龙卫不会再上战场。 为了保持战斗力,会进行军官和士兵的轮换。 改过番号的军队,职责已经变成卫戍。 主力军团,应该不会改变番号。” 李凤鸣听到这句话,他就明白秦王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