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苏河听完玄武卫指挥使苏长胜的汇报。 他神色如常道:“这些文官近期的动向,朕已经知道。 玄武卫继续盯着这些文官,密切汇报他们的动向。” 苏长胜领命告退。 他回到玄武卫,组织玄武卫的密探,紧盯着这些文官的动向。 皇帝苏河看着玄武卫调查的情况。 大部分文官的密谈,玄武卫的密探都能调查清楚。 除了几个人极为谨慎的文官,他们在密室中谈论,这种情况密探很难接近。 这些官员,也是玄武卫密探,重点关注的官员。 这些文官对于储君的上心程度,比他这个皇帝还高。 朝堂上这些官员,很多都是利益熏心之辈。 看到有拥立储君的功绩,他们一拥而上。 皇帝苏河,对于这种情况看得很开。 他在建国的路上,见识到太多的投机者。 这些人能用,却不能重用。 他们嘴上说着家国大义,私底下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 朝臣之中,魏时鸣看得比较明白。 冯三秋更清楚军方的定位,活得更加通透。 大都督府交给他手中,这是正确的选择。 皇帝苏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虑,他已经想好大华帝国储君的选拔机制。 他准备趁这个机会,正式颁布大华帝国立储的相关制度。 ……………………………… 八月的最后一场大朝会,在皇极殿院内即将开场。 炎炎烈日照耀下,皇帝苏河从乾清宫赶往皇极殿。 文武百官乘坐马车或是汽车,有序进入紫禁城,他们互相打招呼,准备上朝。 很多文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有些人脸色不太好,仿佛踏上刑场的犯人。 坤宁宫,皇后王文君派遣心腹老太监,前往皇极殿角落偷听,了解大朝会的动向。 其他事情,皇后王文君不会关注。 立储这件事,关系她和儿子的切身利益,必须要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情况。 哪些大臣支持她所生的皇子,这个也要了解清楚。 她要知道外朝,哪些官员属于自己人。 德妃李慧欣看到皇后王文君的动向。 她也派遣心腹,前往皇极殿附近,了解大朝会的情况。 大华帝国还没有确定储君人选。 她的儿子并非嫡长子,但也有希望成为太子。 如果没有机会,她肯定让儿子蛰伏起来。 今后成为一个富贵王爷,安稳的过完一生。 如果真的有机会,她必须全力扶持儿子上位,不拼搏一场,真不会甘心。 仁妃那仁看着皇后王文君和德妃李慧欣的动作。 她摸着儿子苏勐的脑袋,长叹一声。 苏蒙哪怕是再出彩,他因为自身血脉的原因,与储君无缘。 仁妃只希望,他儿子苏蒙能安稳度过这一生。 淑妃曲清漪了解到后宫的动向。 她看着怀中熟睡的儿子,咬了咬银牙,吩咐心腹前往皇极殿。 她协助皇帝苏河处理政务,对于朝廷的事情,看得非常明白。 这次群臣逼宫,能让皇帝苏河让步,立下储君的人选。 她怀中这个还没断奶的小家伙,完全没有希望。 但群臣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小家伙还有希望。 哪怕是立下储君,也不是毫无希望。 开国君主或是英明神武皇帝的太子,下场都不算太好。 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 皇帝苏河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众位爱卿平身。” 皇帝苏河说完这句话,参加大朝会的官员纷纷站直身体,这也标志着大朝会正式开始。 首相魏时鸣主持大朝会,依次对御前会议讨论的政策进行朝议。 大朝会在这时,它和以往的情况一样。 御前会议讨论的政策,绝大多数通过朝议。 只是关于海关进出口商品的关税。 有朝臣提出建议,不应该在各个港口,重复征收关税。 皇帝苏河让税务局,通过电报网络,完善关税征收的流程和验证工作。 大朝会既定的事项讨论完。 皇帝苏河询问道:“各位爱卿,今日是否有事进行朝议。” 参加大朝会的官员,提出一件事,大朝会继续进行,无事就会下朝。 一般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或是某位官员想要弹劾政敌,都会在这个时期进行。 皇帝苏河的话声刚落,皇极殿前的院落中,文武百官出现了几息沉默。 周方志公公准备站出来,宣布大朝会结束。 户部员外郎孟文成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他站出来躬身行礼,双手捧着他的奏疏说道:“臣启禀陛下,坊间流传郑王王仲策写给陛下的信。 郑王在信中明说,陛下应该立储以安民心。 秦二世而亡,何也?秦二世胡亥无能,储君不正,亡国之道。” 皇帝苏河知道大量文官在暗中串联,想要拥立储君。 有的大臣是想立拥立之功,让自己的家族得利。 有的大臣是想通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