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他听着茶室外面喧闹的声音,工家子弟很多人都极为慌张。 他们不知道,怎么应对突然之间的科举改革。 这样很多人,已经准备数年的科举方案,一朝尽废。 他听着外面受到影响很大的举人,正在不甘的大吼着。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我专攻法学,准备考都察院或是大理寺。 以前只需要在法科这一科名列前茅,就有机会被这些衙门录取。 现在必须要成为进士,才能选择报名三法司。 我要是有考中进士之能,为什么不选择外放为官,或是进入六部。” “天哪!为什么要考数学,我们这些诗书传家的人,考数学这一科,怎么能考过那些大学毕业的人。 朝廷这是准备淘汰我们,全力录取大学毕业生。” “科举太难了,之前只需要一科考得好,那就有希望被大老看中。 现在必须文策数三科都取得好成绩,才能有机会考中进士,难度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项文忠听到外面不断传来哀嚎声,这种绝望的声音,让人心绪都跟着繁杂起来。 这些都是寒窗十年苦读,又按照自己的目标准备了三五年。 突然之间科举改革,直接让他们的准备,全部成为了泡影。 这些人一时接受不了,只能不断的哀嚎。 因为这件事情,有人直接疯了,项文忠都不感到意外。 他主动屏蔽外面的声音,端起茶杯喝一口茶,道:“千禾兄,朝廷现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观看报纸,推测出一些情况,又从老师那里得到侧面印证。 朝廷之前的科举,除了进士科还算可以,其他的副科除了难度较高的数学与理工科。 其他的副科渐渐出现门阀化的征兆。 咋们的皇帝陛下,连地主士绅都容不下,又怎么会容得下门阀世家。 科举改革只是早晚的事,但我也没想到朝廷的动作真的这么快。 朝廷借着百家争鸣大会,吸引全国的注意力。 暗中却推进科举改革,各个衙门达成共识之后,直接强行让礼部改革,不给任何势力反对的机会。 科举本就是打破门阀世家的工具,朝廷又怎么能让一些势力,借助科举完成门阀化。” 雷千禾听着项文忠的话,他感觉从另一个方向,了解朝廷的用意。 “文忠兄,我们一起共勉。 这次科举是朝廷改变人才筛选之后的第一届科举。 我们这一届进士,必然会成为朝廷的标杆。 朝廷要向世人证明,科举改革的正确性。 我们今后晋升的速度,将会远超前辈。” 项文忠笑嘻嘻的喝了一杯茶。 “千禾兄,我们共勉。 庸才只能看到科举改革的弊处,他们为此担惊受怕。 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出来,这次科举改革带来的机遇。” ……………………………… 王胜离开儒家大同学派,回到位于京城的家中。 “爹,我有些问题想要咨询您。” 王叔邮看着表现出色的儿子,他身为吏部的一名小官,知道这段时间,儿子最关心的就是科举改革。 “儿子,你是想问关于科级改革的事情。” 王胜点点头,有些担忧的说道:“我与学派内的很多举人交流,发现令儿子极为担忧的事情。 现在这个趋势,儿子很是担心。 朝廷明显是准备多录取大学出生的人。 我们这些依靠家族私塾培养的人,在今后很难竞争过大学的人才。 爹与陆大人关系甚好,我去京城大学借读过一段时间。 不说大学教授的新奇知识,只是数学这一科。 我们这些人,就完全比不过大学生。 朝廷肯定会用大学生,逐步替代我们这些传统的士子。” 王叔邮听到儿子这么说,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后悔的神色。 “你爹我见识短浅,小时候没把你送入小学。 你们这批人,将会是最后一批靠自主学习,考中进士的人。 你一定要珍惜,今年的这次机会。 今后你们的机会,会越来越少。 朝廷现在的策略,就是打破家族对教育的垄断。 今后四书五经传家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 从小学到大学,在考中进士成为官员,才是所有读书人奋斗的路线。 朝廷这次科举改革,就是再向这种变化靠拢。 你爹我了解到的消息,之前大学出生的考生,只占考生总数的一成左右。 从去年开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学历的大学生,已经超过总考生的一半。 形势发生逆转,哪怕是咱们这些人集体罢考,也不会影响到朝廷科举取士。 这也是科举改革,这段时间出现的原因。” 王胜自信的说道:“爹,你放宽心,儿子今年一定会高中。 儿子今后的官职会超过爹,让咱们这一脉光宗耀祖。 咱们一定能把祖祠迁过来。” 王叔邮看到儿子自信的模样,他感到很欣慰。 ……………………………… 陶木华接受霍启道大人的安排,他给法家的学子讲课。 其他学派怎么样?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