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苏河凭借敏锐的嗅觉,他感到这个事情不一般。他看向太子苏蜀吩咐道:“蜀儿,既然是你发现的油荒,这件事就由你负责一查到底。”皇帝苏河把这件事交给太子去调查,他相信太子会处理好这件事情。其他的大臣可能与案件有一些牵扯。例如内阁大臣武弘义,他经营南洋地区许久,在南洋地区学生和门生遍布。让内阁大臣武弘义去查案,很可能就查不出来问题。其他的大臣,也可能与南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选谁都不如选择太子合适。这件事也是对太子的历练。太子苏蜀听到父皇把这件事交给他负责。他立刻流露出惊喜的表情,挺起胸膛保证道:“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会仔细调查这件事。绝不会放过任何硕鼠与蛀虫,更不会肆意妄为,冤枉一位好官。”太子苏蜀十分欣喜,他这个太子与前朝坐稳位置的太子可不同。前朝的太子,只要是嫡长子,哪怕是一位昏庸无能之人,他也能安稳的坐上皇位。这是前朝黄泉站与相权斗争,全面落败造成的后果。土木堡之后的大明,皇帝再也无法完全掌控至高无上的皇权。帝国的情况完全不同,皇权依旧至高无上的同时,他这个太子之位还不稳。太子苏蜀绝不能表现的昏庸无能,他必须要时刻向外展示自己的能力。他要表现出贤明君主的潜质,让帝国上下各个阶层都认为,他可以带领帝国继续前进。只有这样,他的太子之位才会稳固。太子苏蜀一直谋求表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这次的货船失踪案,他所料不差,必然是大案要案。这种案件,它能带来巨大的名望增长。太子苏蜀还趁机观察乾清宫的众人。这些人的脸色如常,他一点可疑之处都没有发现。太子苏蜀在走出乾清宫时,他立刻叫住左都御史李元正与刑部尚书冒襄。“李大人,冒尚书请留步。”李元正已经预料到太子苏蜀会叫他,他故意走慢了脚步。这件案子如果不是偶然的意外,必定会涉及到官员。太子苏蜀想要查清案件,离不开都察院的协助。李元正停下脚步,故作疑惑道:“太子殿下,有何事询问。”冒襄听到太子的呼唤,他一点都不意外,在帝国无论什么地方查案,那都离不开刑部的人。查案子,他们刑部是专业的人。冒襄听到李元正说完,他立刻说道:“太子殿下有什么吩咐,敬请开口。刑部能做到的事情,一定不会推迟。”太子苏蜀从两位大臣的回答,他就知道官场上的传言属实。左都御史李元正是一位孤臣,他没有地方任职的经历,这一辈子也就在三法司转悠,没有入阁的可能,上限基本锁定。帝国大部分官位,都会进行轮换,但左督御史一直都没有轮换。太子苏蜀也从父皇身上学到技巧,这种查官员贪腐的人,不适合长时间轮换。这些人只要没有问题,必须让他们颐养天年,对于他们的后代还要有擢拨。只有这样做,才会有人愿意站在皇帝的立场上,严查官员贪腐。李元正如同传言那样,除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父皇,他对其他人一向表现得很孤高。刑部尚书冒襄完全是另一种态度,作为父皇最厌恶的东林党出身的官员。他能及时改换门庭,一路生到刑部尚书。这人观察时事,见风使舵的能力已经点满。太子苏蜀先是看向左都御史李元正,客气的说道:“李大人,我需要一些与各方势力毫无瓜葛的御史,协助我查案。我之后可能前往地方查案,还会让地方的都察院配合,请李大人提前通知。”李元正点头说道:“太子请放心,本官会从各地抽调一批御史,让他们尽快进京。本官不敢保证这些御史与任何势力都毫无瓜葛。但本官能保证,这些御史绝不会与南洋和沿海地方有关连。随后都察院也会下达命令,各地的都察院将会配合太子,调查货船失踪一案。”左都御史李元正说完,他微微行礼告辞。太子苏蜀看李元正一瘸一拐的走路。这确实是一位人才,只是因为腿瘸就被埋没。父皇提拔人才不拘一格,哪怕是瘸子也能重用。李元正的一生彻底被父皇改变,无怪乎他对父皇的忠心。太子苏蜀带着笑容看向冒襄,感激道:“冒尚书,有刑部的帮住,我对于查清楚这个案子的缘由,更有信心了。”冒襄拱手道:“太子殿下,这个案子惹得陛下龙颜大怒。刑部也要为陛下排忧解难,这个案子刑部全力以赴,一定要弄得水落石出。”太子苏蜀回到东宫之后,他又召集心腹,仔细讨论从什么角度调查这个案子。内阁大臣韩翠柏一针见血的说道:“殿下,我在内阁主要负责农业方面的事情。但我也在地方臣服多年,知道那些胥吏的手段。我们绝不能慢悠悠的调查,要不然各地留存的线索都会被毁灭。现在就借助都察院和刑部在地方都有分支的便利,让各地及时发起调查,收集线索。他们偏不用查,只要把可疑的线索保存好,对于我们今后的调查,那就轻松许多。”太子苏蜀点头说道:“韩阁老提醒的很好。我之后就会找左都御史李元正与刑部尚书冒襄。让他们不要把人调来京城,就近调到重要的地方,接受我的指挥。”韩翠白起了个好头,众人纷纷开始查缺补漏。太子苏蜀拿出笔,记录着他认为有帮助的建议。他相信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东宫这么多聪明人,讨论出来的东西,肯定比他自己想的更加全面。太子苏蜀还真收集到,他之前没太注意的方向。轮船失踪案,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轮船。这两艘轮船上,有没有携带无线电报机。他们计划的航线,到底是哪一条。他们可以借助无线电报网络,询问当天走这条航线的船只。万吨货船数量极为稀少,普通的商船看到这些万吨货船,他们肯定印象深刻。太子苏蜀先去拜访李元正与冒襄。他的想法得到两位大臣的支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