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糖水罐头(2 / 2)

桂珍找剪刀拆东西,以为真是土豆地瓜,笑着道:“妈会做地瓜粉条,回头给你们做,加上一点肉末,也好吃呢。”

外面围在的人,听见陈桂珍的话,不由嗤笑。

还真把烂地瓜烂土豆当成宝了。

不过这年代缺衣少吃,土豆地瓜也是粮食,有不少人眼馋。

再眼馋也吃不到,纷纷散去。

第一个包裹打开,风干的兔子,风干的鸡,腊肉,菌菇,白糖等一个个露出来。

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这就是烂土豆,烂地瓜。

沈珂见了,两眼放光,咽了咽口水,刚吃过肉的肚子又饿了:“我喜欢这烂土豆,烂红薯。”

沈艺抬手呼他后脑勺上:“能填饱肚子谁不喜欢啊?”

陈桂珍半晌才回神,问沈玉清:“到底咋回事儿?”

去看闺女一趟,把知青点儿打劫了,不对,是把洪山大队打劫了。

沈玉清用瓷缸子倒了杯水,坐下喝了几口,压低声说:“大队里的人太热情,非要给,我不收都不行。”

“咱闺女真嫁人了?”陈桂珍更怀疑。

闺女是知青,不受排挤就是好的,怎么可能这么受欢迎。

那可都是实打实的肉,谁家不藏着掖着,还能白白送人,莫不是傻子。

“咱闺女怎么可能嫁人,她是大队长,给村里人做了大贡献,那能一样吗?”沈玉清脸上满是骄傲。

于是把到洪山大队的事一一说了。

陈桂珍和沈二叔是大人,听了沈黎的所作所为震惊不已,半晌说不出话。

这是他们所熟悉的沈黎吗。

那个温柔怯懦,说话都不敢大声的沈黎,竟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太让人震惊了。

几个孩子钦佩不已,都说向大姐学习。

震惊过后的沈玉清指了指四个包裹:“东西分了吧,省得招人眼,一会给王婶子送条鱼,闺女说那是海鲈鱼,刺儿少,给王婶子吃正好。”

陈桂珍答应一声,开始分东西,拆开最后一个包裹,里面有个信封,摸上去厚厚的。

沈玉清走过去,拿在手里掂了掂,叹息道:“这孩子,我都告诉她了,家里有钱,家里的事不用她操心,没想到最后还给了钱。”

他打开数了数,是三百块钱,转头问自家弟弟,是否需要用钱。

沈二叔摇头:“我们两口子也是双职工,家里孩子少,钱够花,这些钱大哥放着吧,说不定什么时候有用。”

沈玉清没再给,让陈桂珍收起来。

最后,沈二叔提着一麻袋东西离开,有鸡有鱼有腊肉,还有不少细粮。

沈二叔回到家,沈家二婶赵立春看到那么多东西,责怪他拿得多:“大嫂家孩子多,你拿那么多东西,他们家吃什么?”

“你是没见,小黎送来不少东西,林林总总一大堆,客厅都快放不下了,我要不带回来,大嫂也护不住,与其便宜外人,还不如便宜咱们呢。”沈二叔顿了顿,对赵立春说,“咱家不是还有些粮票肉票吗,收拾一些,回头给大嫂送去。”

他不能总是占大嫂家的便宜。

赵立春想了想,觉得可行,于是收拾一沓粮票,肉票给陈桂珍送来。

她怕陈桂珍不要,用信封包了给沈珂,让他给陈桂珍。

陈桂珍不知这事儿,收拾一麻袋,给娘家送去。

沈玉清拿出两条风干的鲈鱼,让沈蕊给王奶奶送去。

王奶奶上次收了半只鸡,这次不知是啥东西,坚决不要。

“这是我大姐给您的,您就拿着吧,您要是不想要,还给我大姐去,我们可不敢要,回头我大姐又要说我们。”沈蕊说了这话,转身跑回家。

王奶奶望着她的背影,摇头失笑,似乎喃喃自语道:“这孩子,也不知道像谁。”

沈黎有十七了,过了年十八。

孙子二十岁,别人不清楚孙子的心思,她却明白,孙子从小喜欢沈黎。

如今去了部队,职位低,不能申请家属随军,没把心思说出来。

王奶奶喜欢沈黎,想让沈黎当自己孙媳妇。

孙子重情义,两家知根知底,比别人强。

沈黎不知燕京发生的事,带着村民做出了第一批罐头。

罐头做出来,沈黎让村里人都尝尝,一人一口,不能多吃,这东西还得留着卖钱呢。

洪胜利皱眉:“吃啥吃,要我说,都留着卖钱。一人一口的,那么多人,得吃多少。”

他看了,一个瓶子里面七八块水果,只能分给七八个人,大队三百多人,就是好几十瓶,一瓶五六毛钱,那就是二三十,比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还贵。

洪胜利舍不得,心在滴血。

沈黎笑着道:“就吃这一次,谁要是再想吃,自己花钱买。”

于是所有人都吃到了罐头。

这个时候,不叫罐头,叫糖水山楂,糖水葡萄等,水果前面加了糖水两个字。

吃到嘴里,甜在心间。

有的大人舍不得吃,都让自己孩子吃,孩子不够吃,就躺地上打滚,闹着要买。

大人扬起大手,小孩手脚并用,一下子爬起来,就跑远了,站在远处嚷着吃罐头。

还有那聪明的小孩,问家里大人,要是自己生病了,可不可以吃带糖水的果子,吃一口,病能好一大半。

这话引得大人哭笑不得。

可见,在这个时代,没人能抵挡罐头的诱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