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来大订单(2 / 2)

咱们开始榨油,回头分到各家各户去。

大豆还可以做成豆制品,腐竹,豆腐干,豆腐脑,霉豆腐,都能存放,也好吃,白菜做成酸菜,辣白菜。能卖出去就卖出去,卖不出咱们自己吃,酸菜炖肉,酸菜饺子,都好吃。

地瓜、土豆做成粉条,回头加上猪肉,一起炖了,吃起来才叫一个香呢,做好了,每家每户都分点,这么干下来,也该过年了,过年分钱,让大家过个肥年。”

话音未落,所有人鼓掌欢呼,都说大队长好。

这时候村里来了一辆吉普车,停在不远处,车门打开,罗书记下来,见洪山大队在炖肉,笑着走上去,指着锅里的肉:“这是大丰收了,准备大吃一顿呢。”

“罗书记,您还真了解,农忙过去了,该让大伙吃顿好的了,这不,前两日有空,带着村民上山了,打了一头野牛,一头野猪,我们寻思,让大伙吃顿好的。来年干活更卖力。”沈黎解释。

“不错,不错,不到一年时间,你们大队有如此大的变化,是你这个大队长的功劳,也是村里每一个人的功劳,我今天来,给你们带来两个好消息。”罗书记道。

身后的人听了,打开提包,拿出两页纸递给罗书记,罗书记接过来给沈黎:“看看吧,你们的罐头不错,有人要找你们买,这人可是外国人。你们村能挣外汇了。是咱们县里的荣光啊。”

闻言,村民有些不敢置信。

罗书记说啥,有外国人买他们的罐头,这是真的吗。

他们大队可以挣外汇,那可是外国人的钱。

沈黎接过合同看了看:“要这么多?”

库房里刚好够,过年就没了。

“你们没有太多存货?”罗书记问。

“有,不过没有太多的,但是我们可以再做。”沈黎笑着道,山上野果不少还有不少,山谷南边也有不少,虽不如南方水果多,生在数量多。

“那就好,还有一个好消息,你们的白砂糖不错,有些大的食品厂想要,数量不少,你们看着办吧。”罗书记指了指旁边的中年男人,“他是燕京食品厂的,主要做糕点,饼干等。人我给你带来了,你们谈吧。”

沈黎知道,罗书记这个给他们厂子创收呢,不过也是给县里创收。

县里穷,像样的厂子不多,制糖厂利润不错,虽然比不上已成规模的大厂子,在小厂子中,也是佼佼者。

来人姓刘,是燕京食品厂的办公室主任,与罗书记认识,要不然,也不会跑到这里来买砂糖。

沈黎带着人去制糖厂,让人拿出做好的砂糖来,对刘主任道:“这是我们的砂糖,您看看品质,质量上乘,比别处的好,是真正的特级砂糖。”

刘主任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才来采买砂糖,直接道:“你们能有多少供货量,我们食品厂不小,每次得要不少,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过年我们这里封山,路不好走,您要是要的话,最好提前购买,量大的话,我可以做主,给您便宜一些,都是村民自己做的,甜菜也是村民自己种的,只要有利润,不让我们太吃亏,我们一定会卖。”

话也说清楚了,卖可以,价格也可以便宜,但是不能太低,太低了他们也不卖。

洪胜利等人站在外面,听见这话,眉眼弯弯,有大队长在,他们村不会吃亏。

“您说个价格,要是合适,咱们就签单子,你看怎么样。”刘主任问。

沈黎想了想:“市面上一级白砂糖八毛八一斤,我们这比一级还好,您也看见了,要不这样,您要是每个月都能要一吨,我给您便宜,一斤六毛,你觉得怎么样?”

这个时代,砂糖不算便宜,便宜两毛多,便宜不少,一个鸡蛋才五分钱。

刘主任想了想,觉得比他们在别处买得便宜,想答应,不过生意人吗,总是想着压价,便道:“五毛吧,我们大老远跑来,不能让我们吃亏。”

他们一个月至少要两三千白砂糖,要是质量达不到,他们会要求赔款。

“这些都可以答应,要是五毛一斤,我们是出厂价,运费不算,您自己找车。我相信,您有着能力。”沈黎道。

刘主任答应:“就这么办。”

沈黎拟订合同,双方签字,付了定金,当面数清钱数。

这可把外面的人激动坏了,一个月两三千斤,五毛一斤,就是一千到一千五,一年十二个月,那就是小两万。

钱,是不是太多了些。

看着手里的钱,沈黎笑了笑,交给孟琳琳,让她入账,对罗书记和刘主任道:“我们炖了肉,大家都别走了,吃一顿再走。”

罗书记喜欢沈黎的性格,洒脱,豪爽,不像其他女同志害羞,欣然答应:“就算你赶我走,我都不走,非大吃一顿不可。上次在这里打的野味,回去让县委食堂做了,肉质鲜嫩,比一般的肉好吃。我可一直惦记着你们这里的肉呢。”

沈黎:“那您可多吃些。我们今天上山打了不少,走时您再带几只回去,有野猪,野狍子,山鸡,野兔,都还活着呢,带回去吃个新鲜的。”

罗书记开始拒绝,沈黎非要给,要是不给,村民心里过意不去。

他知道山里不缺这些东西,最后也没拒绝:“给一只就行。”

回去让大伙尝尝,也记得洪山大队的好。

村民上山不容易,不能占人家太多便宜。

“太少了,至少一人一只。”沈黎大方道。

罗书记不要,这时洪三在办公室门口喊:“胜利叔,肉好了,可以吃了。”

沈黎听了,请罗书记他们吃肉。

洪胜利不好让领导炖着吃,让人去大队部搬桌子搬凳子。

村民很积极,去各家各户搬桌子搬凳子。

桌椅板凳放好,开始盛肉,一人一大碗,配上米饭,随便吃。

桌子不够,村民就蹲在地上吃,你一句,我一句,吃着笑着喊着唱着,场面好不热闹。

罗书记忍不住感慨,这才是百姓们要的日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