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招工吗,要是可以,年前就让他们去。”
只要她们不在他妈跟前晃荡,去哪里都可以,越快越好。
沈黎又拿了一辆自从,把衣裳都收好,骑着车要去制药厂。
程元谨也要跟着去,沈黎道:“你去做什么?”
“我去看看。”假已经请了,左右也没事,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和媳妇儿在一起呢。
程元谨骑自行车,沈黎坐后面,两人一起来到沈家。
沈家没人,两人又去了厂里,直接去了沈玉清办公室,问他制药厂招工的事儿。
沈玉清道:“设备还没来,预计应该是年后才能到,招人也会在年后制药厂快放假了,年前不打算招人。”
陈桂珍是制药厂的会计,得知沈黎和程元谨都来了,整理好手里的账,来这边找他们,见到人就问他们怎么来了。
“来问问招工的事儿。”沈黎道。
陈桂珍就问谁要来上班?
沈黎看一眼程元谨,将两个小姑子来的事说了。
陈桂珍不知道赵家与沈家的事,道:“既然来了就先住下,等着招工,就是过年应该会招工。到时候会增加两条流水线,需要不少人,他们多大了?”
程元谨也不知赵楠他们多大了,想了想道:“大的十六岁,小的应该不到十五岁?”
“两个都没到18岁呀,这可有些难办。”沈玉清道。
工厂招工必须满18岁,差两个月可以,但是差太多就不行了。
沈黎想了想,准备让赵楠改身份证。
她的身份证比实际年龄大两岁,不然也不能登记结婚。
程元谨也想到了这一点:“我回去就让他们改身份证。”
两人的户口应该在燕京,看来要回燕京一趟,顺便把两人的户口迁过来。
办完这些事儿已经是一周以后,程元谨带着人亲自回应经办的。
回延津后,他提着东西去了趟孙家,有米面粮油,还有两袋奶粉,都是实用的东西。
陈桂香对程元谨很满意,觉得比上次那个小伙更精神,外甥女眼光不错,还非要留程元谨吃饭。
程元谨担心赵楠姐妹,便没留下。
他走后,孙母问陈桂香,这人是谁?
陈桂香道:“小黎的对象,部队当兵的,今年二十六了,是团职干部,比我外甥女大8岁。”
真是便宜这小子了。
孙母一听暗自咋舌,以后可得和沈家打好交道,尤其是沈家大闺女,可不简单。
她想起程元谨带的东西,赶紧去扒拉。
一看就两袋奶粉,有些不满意,喃喃自语道“怎么才两袋奶粉不够喝呀?”
陈桂香撇嘴:“不够喝,让孩子他爸买,不能靠我外甥女,我外甥女是该孙家的还是欠孙家的?”
孙母张张嘴,什么话也没说。
为了见赵司令,程元谨把该走的关系都走了,可能因为沈黎的原因,他最后见到了赵司令。
人被关在一个院子里,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像看重刑犯一样。
见到赵司令的那一刻,程元谨眼眶有些红。
他再不喜欢赵司令,这人也是他名义上的爹。
赵司令见到程元谨,又惊又喜:“你怎么来了?”
为了和程元谨撇清关系,他劝程元谨赶紧走,以后再不要来了。
程元谨道:“我来只是想给你说一声,赵楠和赵茜在我那里,我会给他们找一份工作,你就不要担心了。”
赵司令知道儿子讨厌与秦美兰有关的人:“怎么去了你那里,她们的妈呢?”
他一出事,秦美兰便和他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
秦美兰与他断了关系,他的事不会牵连秦家,也不会牵连两个孩子。
秦家虽不像赵家有权势,却也能护住两个孩子。
他了解程元谨的脾气,程元谨肯定不会主动管两个孩子,两孩子肯定遇到了困难,这才找到了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赵司令问发生了什么事。
程元谨没瞒着,把秦家的所作所为说了。
赵司令听了,震怒不已,竟开口骂人:“秦美兰那娘儿们是怎么办事儿的,连个孩子都护不住。”
程元谨不想听他骂人:“我来就想见见你,看见你过得不错,我就放心了,好好在里边待着吧,外面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说罢转身要走。
赵司令一把抓住程元谨的衣袖,恳求道:“我知道你是心地善良的好孩子,这辈子我对不起你妈,不奢求她原谅,更不奢求你原谅,只希望你们能过得好,两个孩子就拜托你了,给他们找份工作,让他们自力更生吧。”
他走到程元谨身边,在程元谨耳边低语几句,随后转身离开。
程元谨回头,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抬步离开。
夜里,他去了赵家。
房子虽被收回,还没有分给别人,遇见了人程元谨就说来找点东西,避开人后,程元谨去院中,挖出赵司令藏的东西。
他没看,直接打走,沈黎的四合院才打开,是几张地契,都在郊外,其中一个是庄子。
程元谨数了数,一共五张,应该是给他们几个的。
赵家往上数也是大族,抗日捐了不少东西,没想到老家伙还给他们留了一些东西。
他没打算私藏,等赵楠长大,再给她们。
就算现在给她们,她们也未必保得住,秦家人一向贪得无厌。
大哥留下两个孩子,他准备把自己的院子给程皓兄妹,一人一套,将来回燕京,他们也有地方去。
赵楠见程元谨屋里的灯亮着,端了一个碗过来,还冒着热气:“哥,你饿了吧,我和妹妹做了面条,特意给你留了一碗。”把碗放下,又把筷子递给程元谨。
程元谨看他一眼,终究没说令人讨厌的话,只道了声谢谢!
腊月二十这日,沈黎准备做些馒头,别人都做,他不做,显得另类。
再有刘青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