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属院这边吃饭,去学校家属院睡觉。
程思峥和程思嵘有时候也跟着徐晖几个,现在家里格外安静。
吃饭时,沈黎对徐晖道:“今年会恢复高考,你想试试吗?”
徐晖今年十六周岁,他很聪明,也勤奋,加上沈黎天天辅导,早把高中的课程学完了,考大学没问题,沈黎想让他试试。
程元谨告诉徐晖,沈黎也会参加高考,要是考上,全家会去燕京。
徐晖眼睛一亮:“我愿意试试。”
爷爷早就放出来了,还官复原职,早就盼着他们回去呢。
当年爷爷放出来,就来接过他们,小婶说燕京情况复杂,没让他们走,让他们再等等。
徐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而且小婶也会去燕京,能和爷爷在一起,还不用和小婶子分开,这是最好的事儿。
“行,你要是愿意,我这段时间就使劲给你补一补。”沈黎道。
饭后她就给徐晖一套高考资料。
徐晖得到资料如饥似渴看着。
沈黎知道,这一届高考,对有些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下午带着孩子去了县里。
陈桂珍没上班,看到两个外孙,稀罕得不得了,拿出所有东西招待,还问沈黎,她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沈黎道:“快要恢复高考了,我给沈珂他们送一份资料来,妹妹们要是想考试,我也给她们一套资料。”
陈桂珍自然高兴,替沈珂和沈蕊收了资料,然后给其他女儿们打电话,得知他们也想要,就让沈黎把资料送来,她去邮寄。
自从不上班,她彻底闲了下来,说闲着也闲不住,家里有缝纫机,偶尔给人做几件衣服,也能挣个零花钱。
她现在做衣服的水平提高了很多,眼光也好,很多人都愿意找陈桂珍做衣服。
沈黎没让,说回头给她们寄过去,她陪着陈桂珍说了会儿话,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到家才五点多,又开始做饭。
六点几个孩子回来,接着程元谨也回来了,说司令家的孙子也想高考,要是有多余的资料,让沈黎给他留一份。
沈黎知道这事儿,道:“我这里有不少资料,想要的都有。不过得提前说。”
程元谨点头,帮着沈黎一起做饭。
这边刚做好饭,王招娣来了,替顾卫东要学习资料的,顾卫东也想参加高考。
沈黎去屋里给他拿了一份资料:“要是不会的,就问老师,千万都弄清楚了。”
王招娣生了一个儿子,有儿有女日子也顺遂,对顾卫东这个养子比亲生的都好。
吃的穿的用的都紧着顾卫东,母子俩相处得还算不错。
顾奶奶没在军区,觉得叨扰他们一家几口,就留在了洪山大队,逢年过节偶尔来住几天。
程明远的几个孩子也要参加高考,知道沈黎有资料,也过来要一份。
沈黎也给了一份,她还去了洪山大队,找到洪胜利,向他透露今年恢复高考的事儿。
她这里有资料,谁要是想要资料,她可以给他们一份。
王建国在一边坐着,听见这话,也要一份资料。
这些年洪山大队在王建国的带领下,成了市里最富裕的村子。
家家户户盖了红砖瓦房,别说自行车,有些富裕的人家,都买了电动车电视机,有的人家还买了洗衣服冰箱,比城里人的生活都好。
是的,就是电动车。
两年前发明出来了的。
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都有,比自行车快很多,拉东西少不了,很方便。
王建国才三十岁出头,一直没有结婚,有很多人都想给他介绍对象,可王建国就是没娶媳妇,不是他不愿意找,也相看过几个,最后都没有结果。
其实,他心里不愿意找对象,他坚信沈黎的话,早晚有一天要回去,回去的话,他没把握把全家都带走,索性就不找了。
沈黎不吝啬,答应给他一套。
还给孙伟留了一套。
孙伟业务能力强,比谁混得都好,也没结婚,可能被苏茉莉伤透了心,就一直单着。
经过沈黎宣传,许多人都知道要恢复高考了,没资料的找资料,有资料的埋头苦干,都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沈黎的妹妹们收到了资料,打电话感谢沈黎,还向沈黎保证,一定好好学,不让沈黎失望。
沈黎挨个表扬了一遍,这边挂了电话,电话就响了。
再次接通电话,沈黎知道是陈烁。
当年陈烁去了前线,屡次立下战功,如今二十八岁,已经升到了营长。
他表现突出,能力卓越。程元谨说过,三十岁前,陈烁会成为团长。
没想陈烁也想考大学,还想考军校,这是一次机会。
沈黎自然支持,答应给他邮寄一份资料过去。
陈烁不仅说了要考大学的事儿,还说了自己要结婚的事儿。
沈黎问他什么时候,他一定过去。
陈烁道:“今年四月份,婚礼在燕京举行,希望你能来,再有,奶奶身子骨不是很好,她也想见见你们。”
沈黎明白了,陈烁是嫡长孙,外婆怕临死前见不到孙子结婚,才让陈烁早点结婚的吧。
“行,我知道了,我到时候一定去。”
沈黎挂了电话,叹息一声,说起来,他们一家来了这边后就没回去过,是该回去看看了。
要回去就提前回去。
*
程元谨知道沈黎要回燕京,很是震惊:“什么时候回去,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沈黎没开口,程思峥小朋友抢答了:“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爸,我们还没去呢,你就盼着我们回来,还让我们安心回去吗?”
程元谨白他一眼:“你妈妈去燕京有事儿,你去做什么,再说了,你还在上学,走不开,连我都有机会去,你没有。”
沈黎点头:“你爸爸说得对,你和妹妹都在上学,我去燕京这些日子,你去奶奶家吃饭,也住在那边,让奶奶照顾你们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