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树藤理论
No. 1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阴魂不散’的发小和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很不幸的,这两个角色在我的生命中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杨帆。
以冤家路窄、狭路相逢来形容我们的关系再恰当不过。我们被命运安排在相邻的跑道上,我先起跑了四个月,可是,杨帆却后来居上,轻而易举的在学习、身高、‘厚黑学’上全面赶超了我。
可笑的是,在大人眼中,我们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我们从小就住在同一个小区,而且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除了初中一年级,我们鬼使神差的都被分到了同一个班级。我们放学被我们的爸妈轮流接送,我们的名字都被印到同一张成绩单上,我们有共同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我都怀疑,上辈子我们是不是彼此的影子,被迫共生共存。可这辈子把我们强行拴在一起的却是我们的爸妈。
我妈妈和杨帆的妈妈都在市第二医院工作。两人上医大时,住上下铺,很自然地希望革命友谊延续到下一代身上,为此,两个共产主义者竟然结伴在中考前去烧香拜佛,结果,天佑英才,还保佑了俩。这次我们一起考上市重点高中——一中,又一次在医院的众多叔叔阿姨心目中,成功升级为‘金童玉女’。
大人总是喜欢用想象和‘假面’来创造和维持一段根本不存在或虚假的关系。而我和扬帆的关系呢?倒不是虚情假意,因为历史悠久,账簿太长,已经无从计算得失,总之,剪不断,理还乱。但是,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理论来推断,我们还算是盟友吧!毕竟,我们在对付父母方面,还是需要彼此的掩护和支持的。
No. 2
所以,在中考前,对于我平庸的数学成绩,杨帆比我还着急。每天晚自习都换到我同桌的座位,一边弹着我的头,一边尽情发挥他的毒舌功力。
“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银行呀银行,你这数学,连数钱都数不清楚吧!对得起你的名字吗?”
“你不会认为你叫银行,就可以直接在银行工作了吧!”
我实在忍无可忍了,士可杀不可辱,“是银航,不是银行!”
杨帆对于我的小小反抗,轻笑了一下,“还不都一样!” 又低头看我的卷纸。
文盲!文盲!文盲!
“这次中考,数学肯定会请一中的老师出题,最后的大题一定会用奥数题来拉开分数的。”
“你怎么知道?你认识出题老师?”我好奇的问。
杨帆轻蔑的看了我一眼,用笔头又敲了一下我的头,“想什么呢!我们市理科高考状元已经三届都是一中的了。一中数学老师喜欢竞赛生是出了名的。说多了你也不懂,总之,你把我划的题再做一遍,记住有多种解法的都写出来。还有解题用的公式,都要记住!不要总跟我说,这些不是初中知识范围,他们最喜欢出擦边球的题!”
在杨帆的敲打下,我中考数学竟然考了141分,数学不但没有拖我的后腿,还成为了我的前腿,一脚迈进了一中的大门。揭榜的时候,杨帆的名字又一次赫然的写在榜首。
No. 3
对于我这种一中老师千辛万苦筛选的漏网之鱼,我心怀感恩的同时,也惴惴不安。可是我爸妈却好像一点也没有察觉我的情绪,一直沉浸在亲朋好友的道贺声中。我妈对我的情绪低落理解为对住校生活的抵触和恋家,还安慰我说:“没事,你爸可以每周末都去接你回来住的,衣服也不用你自己洗,每周拿回家来洗。要是吃不惯食堂,可以少吃点,正好减肥了!” 这是我亲妈吗?
“可是,我的朋友都去了十中和师大附中~”我哀怨的说。
“十中除了离家近,能跟一中比吗?再说,杨帆不是去了一中吗?对了,高畅不也在一中嘛!你别受你爸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想法的影响啊!要力争上游,你看看杨帆,又拿了市状元。小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人家拿了第二都在家哭,你看看你……”
所有的励志故事总要加戏,煽情,最后就演变成了杜撰。杨帆哭是因为拿了第二名吗?明明是小学二年级时,他爸爸说,如果他考第一就给他买最新款的游戏机。结果,游戏机的愿望落空了,还要包揽家务,心里委屈,难受才哭的。他和第一名只差了1分呀!我为杨帆惋惜的同时,也为他愤愤不平,明明只是不小心写了个错别字而已。但是,他好像比我接受的快。
我永远记得那天晚上,厨房柔黄的灯光下,杨帆站在板凳上洗碗,我做在旁边的小板凳上,一边啃着苹果,一边鸣不平。他转过头,淡淡的看了我一眼,然后,义正词严一字一句的对我说,“马虎也是一种能力缺陷。不是第一名,就要愿赌服输。”那一刻,他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上重重一击,把成绩平庸的我最后一个挡箭牌瞬间击穿。那一刻,我知道,在杨帆的世界里,已经划分了两个等级,第一名和非第一名。
相比之下,我爸爸简直就是慈父了,虽然也是对我寄予希望,但是,从来不给我压力。记得有一次小学发布成绩后,我去他单位找他,他故作随意地问:“第几名呀?”我伸出食指,在他面前晃两下,我爸张口半天没合上,“第一名?”
“11名!”
“哈哈……” 他用大笑来掩饰刚才误以为我考第一名的尴尬,“杨帆又是第一吧!”
“ 嗯!” 我扑到我爸怀里,仰头笑着点点头。
我爸一下把我架起,放到他的腿上。“杨帆呢?”
“去医院了~” 我爽快的答道。
“那我们去医院接他,然后去吃烤串庆祝一下吧!”还好,在我爸眼里第一名和十一名的差距没有那么大,毕竟,我是他亲闺女的事实,成了可以抹平所有差距的加分项。
No. 4
开学前,我爸妈特意在家宴请我的重要校友及其家属。菜还没上全,我爸和杨帆爸爸就开始推杯换盏,互相吹捧,不亦乐乎。我妈和杨帆妈妈在厨房边聊天边做菜,她们俩整天在一起,还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我爸妈和杨帆爸妈喜欢在家里聚会的原因,可以分空间,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
我作为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