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着脑袋坐了一阵,甄惜默好受了一些,才站起来,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面部表情。 他已经意识到,之所以会这样,是政敌借着这次的机会对甄家出手了,所以他不能跨,不能露出颓势,因为他一旦露出颓势,敌人就会将他当成突破口,像鬣狗一样扑上来,将他啃食干净,然后转向甄家。 至于萧遥那个小人物,甄家可以暂时不管,等渡过这次危机,再找她算账。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萧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虽然甄家目前无暇出手,但许明友为了前程肯定会反扑的。 为了不节外生枝,甄惜默给甄惜玉打电话,叮嘱她什么都不要做,只需要等待。 甄惜玉的心情格外糟糕,她看到网络上到处是对她和甄惜默和声讨和讽刺就够难受了,又知道自己的家族被攻讦了,更是吃不香睡不好。 想到一切都是因为对付萧遥才导致的,她心里就后悔,后悔为了个人的嫉妒心对付萧遥,以至于弄成现在的糟糕局面。 所以接到甄惜默的电话,甄惜玉罕见地没有反驳也没有废话,而是乖乖答应。 她仍然是恨萧遥的,可是却不想再为萧遥而连累家族了,尤其是如今家族处于动荡的时刻。 萧遥从周团长那里知道甄家倒霉的事,心情格外愉快。 她倒是想知道,甄惜默和甄惜默知道为了对付她,弄得家族不安宁,心中是否后悔。 不过,作为一个搞科研的,她也就只有片刻的时间关注真假,其他时间,又开始继续翻看手上的资料,并进行下一步的理论猜想。 上午十点多,萧遥的手机微信提示有人给她发消息。 她点开,见是林玲发来的: “萧遥,你不要怪所里的人没出来说话,昨天起王院士作为发起人,发动了所里的一些研究员签名按手指印支持你,名单都弄好了,本来想发到网上的,但是上面下了严令,不许我们任何人对外讨论这事,说闹大了会影响所里的声誉。” 这段话 萧遥倒不怀疑这是作态,因为她知道,王院士是能做到这一步的人的,当下忙回复:“我知道,谢谢你们。不过这件事□□,你们不要掺和了。” 事情已经闹得这么大,国家层面上肯定要彻查的,只要许明友做过,那么一切都会留下痕迹,所以王院士他们是否说话,对大局没有影响。 相反,他们如果一意孤行掺和这件事,说不得会被厌弃和找名目扣实验经费呢。 林玲很快回复:“我们都是搞科研的,没办法对这样的事置之不理啊。今日是你,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是我们其中一个?不过上面说了,一定会彻查这事,还你一个公道的。许明友已经被控制起来了,相信一切很快水落石出。你放心,如果有需要,我一定会出来作证的。” 萧遥再次感谢了林玲,并且让她不要掺和。 事情走到这一步,科研上的事肯定是会彻查的,但是其他的,应该是两个派别的混战,真的不适合林玲和王院士他们再掺和了。 果然,当天下午,许明友的家属发难了,在围脖上控诉李院士和萧遥勾结,想将许明友赶下台,原因是因为,许明友给他们批的项目经费和材料不够爽快。 在控诉时,他们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诘问:“如果实验成果真的是萧遥的,萧遥为什么不闹,甚至一声不吭爽快地离职?这不符合人的思维逻辑。所以,一切都是假的,是萧遥和李智明为了构陷许明友,特地设计的。” 这诘问一出,再加上水军扩散,在短时间之内,便传遍了全网。 而这个诘问提出的问题,也的确不符合逻辑,所以一时之间,很多网友都认为诘问有理,要求萧遥出来回应。 萧遥此时处于猜想的瓶颈期,没有实验数据已经无法继续猜想下去了,便开始思考,该如何在国内继续搞这个研究,原先的办法是否可行。 在简雍发微信来告诉她许家发难一事时,并问她为什么爽快离开时,愣了一下,才回简雍:“因为我并不认同这个研究方向,本来就不打算李院士的项目小组。” 简雍看到萧遥的回复,有些惊讶,但是回想了一下萧遥平日跟自己谈话的内容,心中一动,忙问:“难不成,和我的实验有关?” 萧遥经常问他项目上的事,甚至还有一次随口说:“不知道用你这个项目研究出来的载体是否合适。” 萧遥很快回复:“我初步是这么设想的,但是目前还没有实验支撑,一切,都只是我的猜想。” 简雍看到回答之后,想了想又问:“你觉得,植入电极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萧遥快速低头打字回复: “是无法控制是否传输和翻译人脑的信号。你想,一旦技术能将人脑的信号接收和翻译,并以文字或声音的形式呈现,那么,人脑的一切信号和思想,岂不是都可以被翻译出来了?需要翻译的翻译出来没什么,不需要的呢?” 按照李院士的方向继续研究下去,人类将再无隐私可言。 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简雍看着萧遥的文字设想了一下,马上便不寒而栗:“的确很可怕。”打完这些字,手指移动,继续打字,“虽然这么一来,很多疑犯的犯罪记录都会被知晓,但也会侵犯他们的思想隐私。” 萧遥一边点头一边回复:“所以我的研究方向不是这个。” 简雍看了,思考了片刻才回复:“萧遥,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技术如果研究出来,给毒贩、杀人狂魔和间谍使用,会有奇效?” 虽然这个技术一旦被研发出来,就注定会被别有用心者用到别的地方,但是不得不说,用在他描述的三种人身上,真的很有用,也很该用。 萧遥看到简雍的文字,回忆了一下那些卧底的缉|毒|警|察牺牲时的模样,想起从前不时从新闻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