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怀疑,洪青根本就不傻,不然,岂能每次都抢过了自己。
这可真是冤枉了洪青。其实在洪青摇绳之前,那绳索已动,就在赵光回头与洪老妪交谈的瞬间。
洪青记得,上次李元夕从井底上来,也是如此。他伸手摇绳,只是想助她一臂之力。
当然,李元夕用不上,她上的很快,可以说眨眼间就跳出了井口。
“你可上来了。”赵光笑着迎上去,想帮李元夕解绳子,却又不敢,因为李元夕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沉蕴蕴的,就像憋住气的皮球,一触就要弹人。
李元夕也不多说,只是让赵光把青石条压回井口,又自行解下绳索,还给洪青,就跟洪老夫妇告别。
洪老妪留不住,只得主随客便,让二人去了。
憋了半天的大雨终于砸下,铺天盖地,势如长拳,将久溢的暑气一扫而光。
雨日临帖甚是惬意,连教谕端坐案前,静心运笔。窗外一丛芭蕉,伴着雨脚,奏出叮咚之乐。
忽然,书房的门大开,两条人影挟着雨气兜面涌来。连教谕没有抬头,他正写到会意处,顾不上理会不尊礼法的生徒。
但是来人却没他的好耐性,直接喊道:“连教谕,你别写了,有正事。”
“什么正——”
“事”字没有出口,连教谕就赶紧站了起来,因为他抬眼看清了案前人,是赵光,北阳县第一捕快,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横头。
“赵捕快,您有何赐教?”连教谕恭声静气道,他极力不让自己去看赵光身边的女子,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书法的事。我问你,县学里学的是哪家字?”赵光道。
“松雪道人的赵体。”连教谕说着,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一个只启蒙了两年的捕快,居然关心起县学教学来。
“那就是赵子昂了。”赵光从怀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笺,递到连教谕面前,“看看,这可是赵孟頫的字?”
噫!这是什么啊?连教谕看那纸笺,隔行就被细绢盖住,藏头不漏尾,到底要不要人看嘛。
赵光却不管这些,他又问了一遍:“是不是?”
连教谕把纸笺上剩下的字看了个仔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是,笔圆架方,端秀柔润,深得赵体精妙。”
他刚说完,手里的纸笺就给赵光抢了回去。
连教谕以为他要离开,心中万分庆幸,不料赵光又让他找出杨明诚的告假帖子。
连教谕不明所以,却是照办,好在不难找,半月前,杨明诚的母亲刚送了假帖来,就在书案的第三个抽屉里。
连教谕开了抽屉,取出那假帖,双手交给赵光,他虽然不敢抬头,还是借着余光看见赵光接了,立刻就呈给他身边的女子。那女子打开瞥了一眼,就还给了赵光。
赵光又还给了连教谕,让他仔细看:“连教谕,你好好看看,这帖子可是赵孟頫的字?”
赵光的口气甚是严厉,连教谕突然就有了不好的预感,是那种做了亏心事,却被人看穿的恐惧。
“是,不是,你看仔细了再答。”
连教谕只得认真看了,连看数遍,最后摇了摇头:“不是。”
“何以见得?”开口的是那女子。
“这是仿书圣的字。虽然赵子昂上追书圣,但两人到底不同,一个潇洒,一个端整。比如这捺——”
赵光打断了连教谕的话:“说简单的,最易理解的那种。”
“这样说吧,书圣用笔,不受拘束,挥毫恣意,常有破格之举。看这帖子,每个字都出线了。”连教谕指着杨明诚告假帖子上的字,耐心道,“可赵体不同,赵子昂是很规矩的人,写的字也是整齐有序,绝不会出格。”
“明白了。”赵光颔首,又问连教谕,“杨明信,就是杨明诚的弟弟,他写赵体,还是书圣体?”
“明信啊,双体兼工,但更偏向书圣一点。”连教谕立刻道。
“你如此确认?”
“我的学生,我还不了解。”连教谕自信满满,指了指书案上他刚才临摹的《换鹅帖》,道,“这正是明信常临的法帖。”
“那杨明诚呢?他写书圣体吗?”
这个问题,难住了连教谕。他实在是记不得。虽然杨明诚也是他的学生,但他已经许久未见他了,久到他都要忘记他了。
最后,连教谕开了墙角的亮格柜,从一堆文会诗帖中寻出了杨明诚的两句:攀桂登云梯,始解萱草忧。
工整规矩,秀丽可爱,显然是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