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馆学子也未料到对方竟仅有一人来应战。如今再来恍然先前应与对方定好人数也来不及了。为不显得己方以多欺少,学子们彼此商量了一回,然后一人当众道:“此番辩论本想好好切磋,未想到贵教仅一人过来。既如此,未免人数不对等,我方也只出一人。”
僧人听了眉眼不动,只颔首合十。于是崇文馆几位学子也站到场边,只留下一人在场上。
留下的学子果然了得。他向前一步,面向围观群众,朗声将今日约辩的缘由说了:“我高昌地处东西交汇之处,向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自国朝建立以来,以仁为本,以礼治国。孝悌有序,人民和乐。今闻西方之婆罗门于国中传教,所传之教义与我等之学多有不同,故与今日约婆罗门僧人在此一辩,究底析义,以正根本。”
这番话说得周全温厚,便是不通笔墨的百姓听了,也觉得话意体贴不锐利。
学子这边先发了言,便等着婆罗门僧人来接阵。然而这僧人从头至尾只是垂头合十,不曾多言一句。
“这是什么意思?”常侍府小娘子道。她带了偏见,自然看婆罗门僧人左右不顺眼,“本就是来辩论的,偏偏一言不发,倒显得学子们咄咄逼人一般。”
自己慷慨激昂,对方却只是沉默以对。崇文馆学子到底年轻,虽有些年少气盛,却并非刁钻刻薄之人。他原本要出题的,见状便有了些踌躇。
两方已然站在这里,又有这么多人来观看,退是无法退的。今日之辩已然无大意味,学子转念一想,便干脆请婆罗门僧人出题。
一直不曾开口的僧人微微低了低头,做了道谢之意。然后上前一步,仍旧单手合十,却抬头正眼,看着崇文馆学子,说出了他的辩题:“攘羊之辩。”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这个题目有什么好辩?”常侍府小娘子轻嗤道。
这题目一出,崇文馆学子面上便带出些浅笑来,觉得这僧人果然是番邦之人,学问浅薄,只知满口大义,却枉顾人伦根本。
僧人对学子脸上的笑视而不见。因围观群众多不解题意,他大致解释了一番。
解释之后,这僧人道:“我教素仰慕东土儒家礼教学说,自西向东,远涉万里,虔心求学,然而心中疑惑不可谓不多,今日幸逢崇文馆学子愿当众赐教,心中实在感激。”
原来他并非只知一味沉默,也能言辞妥帖。
崇文馆学子面上带着浅笑,并未多言,只是扬手请僧人先开题。
于是僧人朗声道:”其父攘羊,而子为父隐,窃以为虽符孝道,却不合公正大义。若父行为正,自不必子为其隐;若父行不正,而子为其隐,则其如何知其行不正耶?不知其行不正,则必不能改。过而不改,则其父愈贪。今日一羊,明日十羊,父自有子隐,而失羊者何辜?百姓之家皆有羊也,生计皆赖与此。偷而不论,权而隐之,则民之失何以偿?岂非损无辜以奉其父,就私情而失公平乎?”
此时日头已然高升,猛烈的阳光直泻而下,照得人几乎无法睁眼直视。
婆罗门僧人阐述完之后,人群一片寂静,忽然不知从何处何人,大声叫了声“好!”这一声好惊动了在场之人。围观的群众其实好些并未完全听懂,但是僧人最后那两句连番反问,一句接一问,最终落到了每个人的身上,便有人低声道:“是呀,偷了羊却说没偷,这不是骗人么?”
这些想着,人群之中一种嗡嘤之声开始蔓延,仿佛上游隐隐传来的洪涛之声。终于声响越来越大,以至于终于有人喊出了一句:“要公平!要正义!”
这句呼喊如此响亮,简洁又有力,它裹挟而下,仿佛汹涌洪水冲开了干涸的堤坝,冲开了原本迟疑半张的口,让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张开了嘴,跟着喊出了那句“公平正义”
崇文馆学子们有些惊住了。这婆罗门僧人之辩,他们自有所解,然而此时群众如此激动,他们竟没有了开口的机会。
在一声声“正义公平”中,学子们有些惊惶的彼此互视,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们中有人试图高声喝止,让群众安静下来。可是一盆沸腾的水要立即安静下来如何容易?
在沸腾的水面前,任何高喊‘冷静’的举措都不过是添柴加火。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沉静和平稳,一种由内而外,进而影响其他人的沉稳。
可惜,崇文馆学子们到底还是太年轻。
楼下这一幕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虢丹她们以为的辩论不过是你一言,我一语,双方坐而论道。却未想崇文馆学子根本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反而现场百姓不知为何都跟着躁动了起来。
楼下,两列守备营的人匆匆而来,开始赶人,又上前拿住僧人。百姓纷纷走避,人群中还有人高呼:“保护师傅!”于是这人并几个附和的,也叫一并拿住了。
虢丹松了一口气。再转头去看时,却见大王子不知何时已站在了窗前,一动不动的俯视着楼下混乱的人群。
待守备营开始驱赶围观百姓时,庾昭明一甩袍角,下楼而去。
楼上那些默然侍立之人跟在身后,一瞬间退得干干净净。
等宫中那些侍从全部退走,楼上只有她们二人时,常侍府小娘子呼了一口气,向虢丹道:“幸好你先前同大王子说不是特意为看辩论而来,不然......”她摇了摇头。
虢丹没有任何得色,她从窗口探出身去,隐约看到了大王子登车而去的背影。等到连侍从的身影也再看不到时,她收回目光,回想起刚刚常侍府小娘子说的话,不免自嘲的笑了笑:她们在这里自喜谨慎,恐怕大王子根本没记住她那时说了什么。
从登繁楼回来之后,庾昭明神色平静。他没有表露自己的不高兴,但他的不高兴不需要表露,自然会有人从细微里分析出他的情绪,既然去寻找原因。很快,东宫外院便知道崇文馆学子今日辩论输给婆罗门僧人之事。
对于庾昭明而言,登繁楼一辩,不仅输赢,就是那闹事的婆罗门僧人都是小事。但庾昭明仍然很失望。他对崇文馆学子很失望。
两年前设立崇文馆时,他心中对学子们抱以厚望,希望有朝一日学子们成为治国理政的肱骨之臣。两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