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不产出换谁都受不了。 “我在明天的会议中会向洛克勋爵提出这个问题。”吉罗不想等,现在就想把印度支那要回来。 和北非战场以及俄罗斯战场相比,东亚战场的战斗就是一面倒,现在盟军已经基本控制印度支那全境,当地殖民政府失去了所有权力,整个印度支那都处于军事管制中。 印度支那当地政府是维希法国组建的,日军进入印度支那之后,维希政府依然保有行政权。 盟军攻入印度支那后,宣布印度支那进入战争状态,对印度支那进行军事管制,当地政府的统治彻底崩盘。 盟军在东亚的总司令安琪深得罗克真传,借口印度支那的战斗尚未全部结束,将所有权力控制在军队手中,维希法国派驻到印度支那的官员都被送到东印度,名义上是保护起来,实际上是被软禁。 在印度支那,现在取代殖民政府,对印度支那各地进行管理的,是各种当地人自发组建的委员会,基本没有白人。 “祝你好运——”温斯顿乐得看好戏,英国失去马来亚没关系,反正马来亚给英国带来的利益并不大。 只要看到法国人倒霉,那也算值回票价。 转天会议继续,上午有一个联合新闻发布会。 会议已经开了好几天,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卡萨布兰卡的记者们急得焦头烂额,只好把报道的重点放在戴高乐和吉罗的矛盾上。 这简直本末倒置,盟军要对外树立团结形象,所以就有了这次联合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的地点在城堡面前的草坪上,罗克和温斯顿、罗斯福一字排开,吉罗和戴高乐分散坐在三人中间,罗克当仁不让,处于中心位置。 按照议程,发布会的第一个内容是戴高乐和吉罗的握手,这象征着两人之间的合作,以及盟军内部的团结,谣言不攻自破。 对于这个环节,戴高乐和吉罗都是比较抵触的。 罗克跟戴高乐提出来的时候,戴高乐甚至直接表示反对,甚至不想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 罗克有耐心,跟戴高乐分析利弊,坚持让戴高乐参加。 戴高乐“被迫同意”。 吉罗那边也一样。 所以当戴高乐和吉罗握手的时候,两人脸上的笑容都有点僵硬,甚至都没有看彼此,而是看向记者们的镜头。 记者们如获至宝,闪光灯卡察卡察砰砰砰响个不停。 罗克和温斯顿、罗斯福就坐在两人之后,成为背景板。 更远处有身背步枪的南部非洲士兵在执勤。 后来这一幕被美国报纸形容为“持枪逼婚”。 很形象,也有点太损,因为美国人把戴高乐形容为“被迫的新娘”。 接下来是宣传环节,俄罗斯外长莫洛托夫向记者们介绍了俄罗斯战场的情况。 莫洛托夫主动向记者介绍,刚刚结束的伏尔加格勒战役,俄罗斯军队以150万人伤亡为代价,消灭了超过300万轴心国部队,将轴心国部队的战线击退了350公里。 这些数字让罗克和温斯顿、罗斯福都有点尴尬。 北非战役打了两年多,一共消灭了一百多万轴心国部队,最后一战中俘虏了18万德军,25万意大利军队,这被南部非洲和英国、美国媒体作为盟国对轴心国的重大胜利大肆宣扬。 俄罗斯战场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北非盟军有很多随军记者,俄罗斯战场的消息,几乎完全依赖俄罗斯政府的宣传。 在莫洛托夫口中,俄罗斯人仅在伏尔加格勒就消灭了300万轴心国部队。 就北非盟军的那点战果,还有什么可骄傲的? “这尼玛水掺的也太多了——”温斯顿隔着戴高乐跟罗克聊天,声音还不小,也不怕被莫洛托夫听到。 就算听到,温斯顿估计也不在意,他多半是故意的,最好记者们也能听到才好呢。 “就算没有300万,100万总应该有——”戴高乐也滴咕,俄罗斯人这么能打的吗,有点吓人啊。 法国战役期间,德军一共死亡2.7万人,另有十万人负伤或失踪。 跟俄罗斯人一比,法军部队简直就是废物秧子。 “除300万德军之外,我们还击毁和缴获了25000辆卡车,35000门火炮,4500辆坦克,3500架飞机——在我们俄罗斯军队的残酷攻击下,德国人已经末路穷途,我们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伟大的俄罗斯万岁——“莫洛托夫口沫四溅,记者们不明则厉。 25000辆卡车! 35000门火炮!! 还有那么多坦克和飞机!!! 德国人虽然没有公布过工业产能,但是这两年德国生产的坦克和飞机估计都丢在伏尔加格勒了。 随军记者里还是有懂行的,很多人本来就是军人出身,就算不了解各国的工业实力,采访这么久多少心里有点数。 “现在只需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把德国人从俄罗斯疆内赶出去,将战火烧到德国,让德国人品尝到发动战争的后果,让他们在痛苦中死亡——”莫洛托夫话头一转,呼吁盟国给与俄罗斯更多支援:“——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坦克和飞机,需要更多石油和药品,坚强的俄罗斯人正在赢得战争,我们需要全世界的支持——” “莫洛托夫先生——”《法兰西日报》的记者亨利·普来斯实在忍不住,主动举手。 “什么事?你就不能等我说完再提问吗?”莫洛托夫很不高兴,真不懂规矩。 “我想问的是,既然你们缴获了那么多德军的装备,那么你们现在应该不缺装备了吧——”亨利的话音还没落,草坪上就响起零零星星的笑声。 罗克忍住笑意,看莫洛托夫怎么回答。 温斯顿直接笑开花,不过没有笑出声,还算给莫洛托夫留了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