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肖尔铁茨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盟军还要对巴黎发动一些试探性进攻,以配合肖尔铁茨的行动。 勒克来尔终于有机会了,他的部队将完成收复巴黎的重任,这是盟军内部已经达成的共识,蒙哥马利甚至为此提前给戴高乐发来贺电,祝贺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军完成这一伟大的任务。 这封电报让戴高乐很生气。 这根本不是祝贺,而是对戴高乐的嘲讽。 因为这封电报,看上去似乎是英军将收复巴黎这个伟大的荣耀送给自由法国,而不是自由法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这一成就。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如此痛恨英国人了吧,他们总是有办法,在最喜庆的日子里给你增加晦气。”戴高乐很生气,不过他更担心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南部非洲和法国。 无论如何,南部非洲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 欧洲人对于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羁绊,思维是根深蒂固的。 “蒙哥马利并不能代表所有英国人,他的嫉妒源于你们的表现出色,自由法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让蒙哥马利看上去就像一个白痴。”巴顿对英国的感情,跟肝帝差了不止一个级别。 别听肝帝整天非暴力不合作,这家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韦唯尔跟蒙巴顿请肝帝吃饭的时候,肝帝可配合了,就算正处于绝食状态,也会欣然赴宴。 科学证明,人不吃东西可以生存一个星期,不喝水只能活三天。 肝帝要是真想绝食的话,坟头草都有一丈高了。 “可是你不能否认,蒙哥马利的态度,代表着英国的精英阶层。”戴高乐仿佛忘记了,法国的精英阶层,对于英国的态度同样恶劣。 甚至不止精英阶层。 这里还是得以法国抵抗军为例,从对“霸王”行动和对“龙骑兵”行动的支持力度上,很容易就看出法国人对英国的态度。 先不说蒙哥马利是怎么恶心戴高乐的,肖尔铁茨决定投入光明阵营后,勒克来尔终于得到放手一搏的权力,可以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 按照盟军的习惯,进攻还是首先从空中开始,第2装甲师停止进攻的这几天,利用工程机械在塞纳河畔修建了一座野战机场,盟军的战斗机不必再返回里昂,可以就近为第2装甲师提供支援。 在第2装甲师抵达巴黎之前,盟军机群已经多次光临巴黎,德国空军最开始还试图和盟军争夺巴黎制空权,怎奈数量和技术全民落后,在损失了近160架战斗机之后,德军彻底放弃这一企图,趁夜将所剩无几的战机从巴黎撤走,将巴黎的天空拱手相让。 战斗进行的毫无波澜,空军轰炸的同时,炮兵也对德军阵地开始炮击。 德国人的反击很微弱,火炮数量少,口径小,炮兵的经验也不足,就算军中的数学家们根据弹道计算出盟军炮兵阵地的位置,德军炮兵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盟军炮兵进行反制。 作战部队的差距更大。 自由法军这几年别的没练,步炮协同和步坦协同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毕竟是传统陆权国家,陆军底蕴还是有的,如果不是因为法国的指挥层面太保守,把原本应该造坦克的钱,拿去修建马奇诺防线,当初法国也不至于那么惨。 现在自由法军终于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两年时间还不足以让自由法军脱胎换骨,用来对付巴黎的老弱病残已经足够。 其实当自由法军在“豹”式坦克的引领下跃出出发阵地时,战斗就已经基本结束了。 德军的抵抗意志很薄弱,几个月来,所有方面传来的都是坏消息,驻巴黎德军已经成为惊弓之鸟。 前段时间党卫军第四装甲师的惨败,为巴黎德军真正敲响了警钟。 连党卫军第四装甲师都打到几乎全军覆没的程度,这还让其他部队怎么打。 克鲁格绝对想不到,他莽撞的主动出击,会导致所有德军士气全无。 装备了“豹”式坦克的“戴高乐”突击营,是第2装甲师唯一有专属名的部队,营长凯尔森少校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参加过上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前往保护伞公司工作,二十年来从未离开过战场。 “继续前进,把接收俘虏的工作留给后续部队和游击队执行,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进攻!进攻!一直进攻!”凯尔森少校的坦克,整个炮塔都被涂成红色,在一大片灰绿色的“豹”式中异常显眼。 这个行为是很危险的,几乎所有装甲部队指挥官,都会极力避免指挥车暴露。 早期只有一部分坦克安装无线电系统时,指挥官所在的坦克,因为长长的天线很容易被发现。 后来工程师们就给所有坦克全都安装了天线,不管有没有无线电。 凯尔森少校有着浓重的个人英雄主义,其他装甲部队的指挥官,为了有更舒适的工作环境,通常会选择更宽敞的装甲指挥车,不会深入一线。 凯尔森少校从不,他一直以装甲兵的标准要求自己,这让他赢得了“戴高乐”突击营所有官兵的由衷爱戴。 “少校,我们已经连续突破两道德国人的阵地,继续前进的话,会和后续部队严重脱节。”副营长卢修斯一直在殖民地服役,认真踏实,老成持重,跟勇冠三军的凯尔森珠联璧合。 德国人的阵地很敷衍,一个师只负责一道防御阵地,丝毫没有纵深可言。 也对,后面就是巴黎,还要什么阵地纵深呢,除非把阵地布置到居民区内。 如果是真正的野战部队,凯尔森绝对不敢孤军深入。 现在无所谓,刚刚突破的两道防线,防守的军人全部都是仆从军,分别来自罗马尼亚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都已经宣布退出战争了,他们的士兵还怎么可能有心思作战呢。 凯尔森驾驶的坦克,到现在为止只开了一炮,有没有战果还不能确定,倒是凯尔森亲眼目睹投降的轴心国军人,肯定超过3000.